一折論的起源與理論基礎

政府幫有錢人凌遲窮人......
配套先做好 你豪宅怎麼貴都不關窮人的事
可悲......
lawtaipei wrote:
這應該是小摩星大大最...(恕刪)


日本2000年開始少子化到現在24年,人口並沒有減多少,日本2000年人口1.268 億 ,2024年人口1億2156萬1806人 ,24年只少了400萬人左右

台灣少子化 再30年 人口一樣會有2100萬人水準
但老人變多 更需要買房子

普通年輕人沒有概念買房,很正常因為時間還沒到
現實生活中 老人比年輕人更需要買房子
年輕人可以租房子 浪流連
中年過後有家庭 可沒有體力或美國時間搬家

尤其這種買房剛需 少子化無論是否已婚未婚,
危機感在40歲後會出現

在台灣 中年人與老人比年輕人更需要房子。


Trillionaire2020
[都買][都買][都買][都買][都買]
房子會壞掉, 偏鄉的房子會變廢墟.
所以因為人口減少
房屋需求大減
這個原因不存在.....
Trillionaire2020
[都買][都買][都買][都買][都買][都買][都買]
lsw24444 wrote:
就算土地價值跌倒0元...(恕刪)


這不就是折舊崩盤嗎?
建材30年歸0
一折論,跟宗教一樣吧,說出來有人信就行了,不需要理論基礎。

痛苦到極致,就會需要精神寄託了。
對買房的絕望,應該是一折論的起源吧。
登卡普 wrote:
按照相同的邏輯,少子化後人口會變少,吃飯的人也變少,食物多到沒人吃,


這真的可以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了,現金趕快囤起來,要通縮了。
以後會食物過剩,回到以前五元一包科學麵的時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