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價登錄後,一夕發財夢醒,房仲何去何從?

實價登錄後,大家只看到表面實價,背後的仲介費,稅費,手續費,修繕費,裝潢費,貸款利息損失,物價指數調

整等費用勢必造成民眾購屋成本較實價高出甚多,當再轉手時,又必須抬高房價,才不至於虧損,但抬高房價

(高於登錄房價)又可能造成買賣爭議!或"賺太多"的假象!

登錄的實價,就是公開的資料,本質上,就是被公告的價格?
1.政府這套是做假的,一早聯合報就有政大地政系教授投書,說罰款太低(十五萬),
2.另外居住正義方面只有百分之10照顧特定少數族群,我們這群買不起房子所面對的窘境,放心,不會改變,只要馬照跑,建商們可一定是舞照跳
3.笨蛋,最大咖的炒作者是政府,各位還看不出來嗎?沒政府做多,會有那麼多人搶著炒房?令人不舒服的是政府到了快變天的局勢,還是緊抱建商的大腿,

房市小牛 wrote:
否則我收到履歷,還是一律刪掉......(恕刪)


快點醒一醒吧你


ezhiphop wrote:
依信義的制度假設一戶...(恕刪)


看來笨的是你!

不曉得你是那些笨又傻房仲或是.....

屋主都要賣1000萬了怎麼還有拉到1200萬成交的說法

真是笨透了! 要賺差價不是這樣賺的拉!


hwkuo wrote:
投資客可是了解行情的...(恕刪)


套句最近的話題! 沒有偽造! 只是""錯植" 而已啦!!
當然, 好東西要先私藏.

KAII4739 wrote:
很多業者只要是蘋果物...(恕刪)
售:很多AV產品
不只這句話, 虎大說了很多真話!
只是有些人聽不下去.....

房市小牛 wrote:
虎哥你終於說了一句真...(恕刪)
售:很多AV產品
實價登錄的漏洞太多....
根本就是做假的....

現在光如何登錄與揭露資訊的方式都翻天了...

房地產交易資訊這麼多樣....
露臺怎麼算
使用權怎麼算
小公的部分怎麼算...
車位的大小/平面/機械/樓層....
附著物跟裝潢怎麼算....
請問各位先進,

政策說以門號50號做分段,

有些地方的新舊屋齡(屋況)是混居在一塊的,這會不會不容易分辨真實的房價?

還有會不會有區域房子惜售,像股票那樣一間間的慢慢賣,連漲幾十根漲停板?


先謝謝各位先進.

HaHaSue wrote:
小牛大太樂觀...(恕刪)

『儘管針對目前的諸多缺失,透過地政三法宣示今後要建立房地產交易實價登錄制度,但是來自相關業界的反彈質疑卻一度使得立院的修法進程停擺。最後迫得內政部長江宜樺公開宣示「實價登錄不等於實價課稅」,進而於法條中明訂「已登錄之不動產交易價格資訊,在相關配套措施未完全建立並完成立法前,不得作為課稅依據」,地政三法也才得以過關。然而在設定這些前提要件,且先是建置不動產實價登錄資料庫要累計達五成估計就要五年左右,看來從建立實價登錄到落實實價課稅將是一條漫漫長路,相關公民團體的關切訴求也將是一條漫漫長路了。』
上文節錄自今天的工商時報社論--實現土地居住正義的新契機--
有興趣的網友可搜索全文....
事實上人民盼望的居住正義,
並無法因昨日草率通過三讀的「居住正義五法」就能一夕得到,
居住正義離台灣人民還很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