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面對的事實。現在你的勞動力價值有在全球一體化下增長嗎?中國生產越來越強。台灣產業變成單一化。在人口增長之下工種變小了。大家一堆在做小吃。爆肝也沒辦法。一天到晚看股票大企業。人家在發展中國家也一樣做一樣的工種,單這個就被比下去了。想改變就要從這困境跳出來。學一些個人化消費技能。台灣除有台績電有比較出色的技術賣點。可否告知那一個有賣點的,好讓我投資一下。不然台灣應該鎖國,不讓人進來不就好了?
seyo wrote:這裡太多年輕人了~~...(恕刪) 我相信房子是越來越貴沒錯但是這是建立在物以稀為貴的角度上35年前你看哪裡不是到處都空地如果以那時候的空礦程度來挑房子我想不用兩百萬也是有透天可以買35年前樓下有一堆便利商店?35年前附近有捷運?35年前附近有百貨?35年前有一堆公共建設?這些附加價值35年前通通沒有現在這些東西建設起來了房價你難道還要求跟35年前一樣?現在台灣也不是沒有280萬以內的透天但是眼高手低的各位你們會想買嗎?
蒸蒸日上 wrote:謝東裕16歲國中畢業就北上知名藤椅工廠當學徒,當時時薪55元,2年後轉至同鄉的工廠上班,第1個月待遇即領3600元薪水,半年後學徒熬出師,開始以件計酬,首月就領1萬7500元,當年一般軍公教待遇約5000元。 ...(恕刪) 難怪那時候沒人要當公務員...
民國80年22年前六輕開始蓋我老爸那時當包商監工黃黃的薪水袋,滿出來的汗臭味上面基本上是至少7開頭的薪資28年前,高市郊區的公寓賣1百出頭萬18年前,高市郊區的透天賣7百萬,店面8百萬一堆10年前,全部腰斬5年前,高捷通車,炒作的開始而過去18年來,薪水沒有像房地產這樣的起伏
8年前我年收240萬 買一棟房也大約需要 3年即可基本上你若能在1-3年就能買一棟房不管任何年代,都是前面的佼佼者所以拿那個時代的佼佼者 跟這個時代的一般年輕人比,當然不平等再者以台北市的平均收入,用一年的薪資去屏東買,一樣可以買到房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