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因斯..通膨..經濟成長..房貸利率..聽完有人要哭了

感謝jordenno大
因為
新台幣
不是國際貨幣
所以假設為台灣人持有
美元
是國際貨幣
所以流通在美國本土的數量
可以假設較少嗎?
QE的增發新鈔
可以假定又流出大部分到亞洲嗎?
感謝jim_raynor大

不好意思
我自己在校時努力不足
基礎打不好
我自己本辭其咎

通膨全名是通貨膨脹
通貨是不是指
準備貨幣=通貨淨額+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
的通貨淨額?

然後"通貨"(發行券幣)印太多
造成持續且全面的"物價上漲"
然後A級地段的不動產變成
1%富豪的對抗通膨選擇
所以用稅的方式
無法根治印太多鈔票的病因
自己受 民國100年大泡沫 及 美元陷阱 兩書的影響
所以這樣的

只治標推論
不知對不對
望各位指正
DiDiLai wrote:
你沒聽過經濟學上面有另外一個名詞叫做"機會成本"嗎?
租金要抵過房貸,我想大台北區現在應該不太可能吧~
...(恕刪)


這裡是房地產綜合區
你心理只有大台北啊?
我真的覺得很奇怪,怎麼有人會相信通膨一年只有
1~2 % ?

你知道通膨的官方計算方式嗎?

舉個例,雞蛋從1.5元已經漲到4.5元了,可是在物價指數
部份這個漲幅不算,因為有管控雞隻抗生素使用,可以減少
醫療支出,所以抵消, 汽車漲了15%,因為安全性提高,所以
減少死亡率,這部份也抵消.

實質通膨率事實上都在8%~10%之間,加上利率低,所以房地產
上漲,只是任何東西上漲都有炒作成份,所以房地產也會跌掉超
漲的部份,只是跌幅絕對不會太誇張.

kkfuture wrote:
凱因斯曾經說過:溫和...(恕刪)

我曾經為了考銀行行員,看過貨幣銀行學(其實就是總體經濟學),書裡有提到凱因斯~

所以我看到凱因斯,會有想哭的感覺~

德律風根 wrote:
我吃過愈來愈便宜的5...(恕刪)


我也幾乎每週吃2次的豬排飯:
大約1個半巴掌大的豬排(沒裹粉)+3樣菜=40元 她的生意很好.......
各位大大

是不是大家都假設
貨幣年增率=物價上漲率
dM/M = dP/P

所以才將"通貨"膨脹率當成
CPI年增率?
約定成俗?

M*V = P*Q
在貨幣流通速度V不會
因人性有太大變化

Q好像是GDP
也年增不大的話

M增加兩倍
是不是P也增兩倍?

依照劍橋方程式
來寫我的報告結論
所以貨幣增發才是病因

請各位先進指正
明天中午就要交出去了
心理有點急了咩



人住在裡面是要哭甚麼?

買車子20年殘值剩0都不會哭了

怎麼會在乎住20年房子可以原價賣出?

賣出後加點錢換一間更大更美的

該笑吧

讓錢工作,讓愛自由

floydcosine wrote:
依照劍橋方程式
來寫我的報告結論
所以貨幣增發才是病因


貨幣增發並不是原始的果
他並不能亂發

了解為什麼要增發
比較重要

另外您提到一點
物價上漲
跟通貨膨脹
還是有一訂的區別

通常大家講的通貨膨脹
事實上應該都只能稱作物價上漲而已

如果回到 10年前 ..
有人說 dram 特別是台灣 dram 會慘.
有人信嗎 ? 現在 dram 廠如何 ? 某家代工dram fab 在我 離開前, 就一直說要轉 ...
結果還是沒有 , 那時現在dram 廠的老闆都沒想到未來嗎 ??

再看 tft 面板 ..一堆老闆也拼 ..

最近的是 led .

對阿 科學園區 30年了 , 2008 年 頭一次發生無薪價
沒發生前 ,如果有人說科技新貴會放無薪假獲得諾貝爾獎 , 有人信嗎 ? 沒有 ..

台北的房地產會不會 崩 ..過幾年就知道 .
台灣的電子業以撐不起 台灣了 . 那個行業會接力 ??
現在一堆人仍認為房價只漲不跌下 , 所以房屋會保本 ,
對 ..
只要 沒崩過 就不會有事 ,
但如同先前 園區的事 , 沒發生前 沒有人知道 .

現在科學園區很多公司 先前轉投資 分出去都 開使縮編
還一堆都 人事凍結 . 當然放無薪價的繼續放假 , 不過 以前 tsmc 都無法投 歐
, 現在都可以投 因為產能很空了 .

why

更多公司 找不到產品可做 ,
RD 做出來的 賣不掉 ..


USB3
SORRY 利潤低 量太少 => 該怪 intel 吧 都沒內建 chipset內 . 且 usb3 速度沒比 usb2 快太多.
一般都測到 x3 , 有量嗎 ? 沒有 .

led
sorry ..目前 歐洲 日本都慘 , 特別是 日本先前 一直有賣 但是來個 311
整個 halt住了 , 其他家 led 燈都 不太好 .

太陽能
sorry , 連德國的都要收掉 .. 因為跟本還沒看到量

目前大陸在搞 電力線 ..說不定下個要做 .

richtek 致新 因為 Ti 關係 很慘 ..真的是慘 阿 .

2011年8月16日 –
TI價格戰持續台類比IC廠下半年獲利拉警報

2010年8月31日
類比IC"德儀"擴產12吋廠,業內人士有何看法?

紓解類比IC缺貨TI啟動第二波擴產計畫

TI併購National 不過是開始暖身

2009年3月30日
TI將張嘴大嚼類比IC市場


園區先前就有封 email 說 Ti 要來搶 analog ic . 但當時 業內一堆都不當一回事 ..
一直認為外商不會殺低價 ,才多久的事 ..

永遠沒人知道未來會如何 ..

2012年 就算沒歐債..
說不定還有其他大事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