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哥cdy wrote:目前是有降價換成交的情況,能持續多久?還得再觀察 送裝潢或車位,換一些量,量沒了,就讓一些價,換一些量,量沒了,再讓一些價,換一些量。題外話,目前已經聽到有領18%的親友要在年改上路前,將投資的不動產設停損出場,不過之前有賺了一些,不至於賠本
牛仔好茫 wrote:送裝潢或車位,換一...(恕刪) 降價讓利換成交 讓房價回歸合理面(也是2017年主流)是很正當的 這點值得鼓勵就像以前會說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結果高房價 造成大家不敢生育 變相成世代掠奪像全聯總才那時一般 以前5-10年內可買房 現在20年都還不一定買得起(尤其雙北)等於變相壓榨年輕人 國外就是這樣 才用空屋稅 屯屋稅 土增稅管控加上國外大多持有稅 採實價課稅1%(1000萬的房 一年至少應該要繳10萬房屋地價稅)讓房子是居住使用 不至於淪為炒作工具瑞士人不買房子的故事可惜覺醒得太慢 也不肯一次降太多 所以趨勢還是緩跌也不知要等到多久 才會下修回到合理值了現在第一季成交約6萬戶 乘於4大約24萬 今年應該落在24~26萬左右離回穩的30萬交易量還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