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enzt1982 wrote:
為啥一群人要去預測房價
洋洋傻傻一大篇
重點是這幾十年還沒準過
在投版股版早就被檢舉詐騙停號水桶..............
本版真的是蠻佛心的
因為有經濟學基本概念的就會知道台灣房市早就處於一個市場失靈的狀況了,
市場機制最基本要供需平衡,但台灣有大量空置房屋加上大量新建案,
台灣買房剛性需求裡面有很大一部分是生小孩後買房。
但台灣出生人口從從2001年每年26萬、2002年24萬到2010年16萬,逐年遞減,
雖然2010到2019年出生率起起伏伏但出生率都遠低於2.1,台灣2019生育率是1.1,
2.1是維持人口持平的底線,1.1跟2.1差距是非常恐怖的,相當於未來人口萎縮一半,
你知道國發會目前估計台灣2030年前50歲以上人口佔50%、2050年前人口跌破2000萬,
這兩個數據是用生育率1.5下去算的嗎? 意思是如果要未來30年內只少300萬人,現在生育率必須成長50%,
這數據台灣大概要禁用保險套+禁止墮胎才辦的到。
而供給遠大於需求,但價格卻只是凍漲緩跌,明顯市場失靈,
政府會抑制股市過熱就是擔心市場失靈後泡沫,那會造成嚴重的後果,資產泡沫只是其中之一,
但是因為房市後面掛著很多政治獻金大戶財產,甚至主政者本身就持有大量房產,
導致政府數十年來不去處理這問題,房市如果崩潰最慘的不是建商也不是投資客,
是"金融業",所以富邦說好聽是利率太低不想做房貸,實質是不想當最後一隻老鼠,
要知道目前買房投資或蓋建案都會用貸款,但是如果房價崩建商跟投資客不會果斷斷頭?
那有人就會問既然十幾二十年都撐過去了,為什麼要現在突然要爆了?
因為人口從今年2020年開始萎縮,這比預期的數據快上了50%以上,
原本預估從2030->2027->2023,根本沒預估從2020年就萎縮了,
人口萎縮可不是1年少1萬而已,會逐年增加到2050年比現在少掉300萬,
影響的不僅止於房市,勞保、健保與大量社會問題將會產生,
健保保費不漲,明年2021年健保累計收支只夠健保八天支出所需,
勞保於2026年所有資金將用光歸0,但是要支付的後續金額高達10兆多,而台灣一年總預算才2兆。
如果少子化、人口萎縮只是一個虛擬的詞彙不會影響到現實生活,那國發會何必把那些數據美化成那樣?
台灣房市早就成為一個大泡泡,所以歷代執政者寧願去維持這個泡泡也不願意戳破,因為戳破後還會傷到自己,
但目前台灣各項社福、社保都瀕臨崩潰,已經進入一個死循環,
現在出生的人未來就是要扛大量老人的社服、社保,這樣會導致少子化加劇,少子化加劇房市需求會再減少,
台灣房市能撐到現在這個地步還真的要感謝歷代政府,不過政府已經幫這些人撐到社福、社保都瀕臨崩潰了,
再撐下去幾乎不可能,所以央行才會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