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藤椅工一年薪資,就可買一棟3樓透天厝!!!!!

香蕉你的亂報的報導!!

33年前的2.5萬大概是現在15-20萬好嗎!!!

有夠不專業的報導
怎樣算合理?

怎樣算不合理?

是以前的情況合理現在情況不合理?

為什麼不是以前的情況不合理現在的情況合理?

買得起的覺得合理,買不起的覺得不合理?

大家都買得起合理還是大家都買不起才合理?

合誰的理?

房市小牛 wrote:
35年前,一名藤椅師...(恕刪)
所以很多人都不去當公務員那時薪資一個月只有4000
如果想多賺一點,現在很多技術活或粗活都沒人要做。從小工作起,包你一天工資有2000,朝8晚5。熬個2-3年,反正現在大工都很缺人,跟工頭屎尿一下,升成大工,一天工資也有3000。一個月做25天,75000入袋。比起大部分吹冷氣的工作還好賺。

等到技術練起來了,自己包案子做,或晚上加班做。一個月領10萬其實不難。當然,如果你人面廣,處事圓融,昇做工頭,有自己的工班,收入就3級跳。

這一類行業,大部分人都比較不積極,只要有心,其實是很容易出類拔萃的。

問題是,有幾個年輕人願意熬?

emilesu wrote:
現在高科技的核心工程...(恕刪)

你拿甚麼比?

聯發科資深工程師都沒辦法了
還是你要拿特殊的來比較?
買三星?如果你還認為你是台灣人,就不應該將台灣人的尊嚴踩踏在地上,如果你還是要,那請搬家吧...台灣並不適合您居住。
35年前藤椅師父月入25K真的有這樣。但那是有很多因素綜合下去達成的。
一、論件計酬。功夫好的月入25K,功夫不好動作慢的就算論件計酬老闆都不見得要請。
二、工時超長,當年經濟不景氣,會去做工的人常常不是不會讀書或頭腦較差,而是小學畢業就得出去當學徒,出師以後住工廠,晚上時甚至工作台就是床鋪。生活只有工作跟睡覺。
三、娛樂事業不發達。當年電視節目只有三台,而且也不是24小時播映。與其發呆還不如繼續做工賺錢。而且那時代生活真的苦,論件計酬的人除了過年外,幾乎沒在休息。每個月工作的時數幾乎是現在的兩倍以上。
十年前會打word就有機會得到底薪3萬的薪水。

煩耶ya wrote:
香蕉你的亂報的報導!...(恕刪)


你更不專業
為什麼以前一年不吃不喝能買一"棟"房子
現在一個月給你賺20萬
你要幾年才買得起?
是你有問題吧不是報導問題嗎
經濟成長,物資更上漲,結果薪資所得能力竟然比以前還要低?
買三星?如果你還認為你是台灣人,就不應該將台灣人的尊嚴踩踏在地上,如果你還是要,那請搬家吧...台灣並不適合您居住。

房市小牛 wrote:
35年前,一名藤椅師父的薪資竟然可以高達2萬5 !


不曉得他有沒有逃漏稅!?
『法律,是保戶懂法律的人!不是保護每一個人!』如果需要法律諮詢,只有付費,沒有免費~ 一 一+
35年前的整體薪資到底好不好,
最容易的就是回去問問自己爸媽或阿公阿媽,
看看那個時代有幾個人會抱怨自己買不起房?

早年因為每戶的小孩都比較多,
所以除了長子可以窩在家裡繼承家業外,
其它的小孩應該都要自己出去購屋成家立業,
那時候的青年人, 對購屋的需求絕對超過現代青年,
這些35年前的購屋族群,
包含高薪低薪各階層都有,
但是為什麼以前很少有人抱怨買不起房子???


以前中低薪的族群都怎麼買到房子的??
或許那些整天抱怨年輕人不長進的人可以出來解釋一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