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房產稅是不是實價課稅1%以上?

那就…..歡迎來美國購物置產呀……
kkchou wrote:
我覺得若是新制房地產交易稅是用實價算利得課稅實行後,未來持有稅以實價來徵收也不是不可能了。
只要自住一戶的稅賦不變,我想大多數的人是不會去反對的。


因為你只有一房,所以不怕稅改....

老實說,你這不叫居住正義,這只是因人制宜的特定政策。

對你有利的你支持,對你不利的不知道你支不支持?

稅制最核心的精神在公平。

既然叫"持有稅",就不應該有特定族群差異。如果你要搞差異,那就照現行房地合一稅,交易時課不就好了。

雖然我不只一間,但我是贊成不管幾房通通用市價來徵收。1%太低了,最好用2%。

為了實現你口中的打房,我希望你也贊成。

誰提出這政策我就投誰。

這樣可以盡快把霸佔蛋黃區的老窮破給趕走,土地資源整合讓都市重新規劃,並讓真正有能力的人入住。

也可以振興鄉村地區的農業。把一些沒人住的老破房子變回農地。
Maine
稅制除了公平,也要考慮量能課稅,只有公平,跟共產黨沒兩樣。
kkchou
我口中的打房?我沒說過的話別塞進來,是你自己的腦補吧!
厚實的肚子 wrote:
我以前在洛杉磯 Ir...(恕刪)


2022年的今天,
在LA買得到你說的房子嗎?
多一倍都不見到買的到了吧!
厚實的肚子 wrote:
我以前在洛杉磯 Irvin (2015), 50萬...(恕刪)


你是說LA南邊Orange County的Irvine 嗎?如果是Irvine 2015 要50萬買到大別墅, 這不太可能吧! 2012 一般Single Family house 都要80萬起跳了,現在沒120萬你買不到 SFH. 我從2009住到現在很淸楚行情

還有其實有游泳池的房子在加州現在是不討喜的,因為水費就會讓你想哭了!基本上社區都有不錯的游泳池,每月還要繳100-300的HOA,何必自家弄個游泳池浪費錢!
果斷點下去 wrote:
老人家建議去看個醫生喔

您被害妄想症太嚴重了

各喊各的 言論自由麻

哪來誰欠誰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如果您身邊看到的都是這種年輕人的話

只能說因為您本質就是這種人 只不過是個比其他人幸運多的老人家罷了


那年輕人

憑什麼沒錢買房就要找老人家a 啊

我老人家不用養家活口嗎

不用付房貸

不用養小孩

賺了錢就負責無私的養這些過的比我爽的年輕人嗎



其實這讓我想到小時候

這個我好多年前就提過了



我家有個鄰居

過的比我家好

領著低收的補助

月月錢下來就先去吃大餐(當年山產店或快炒還是可利亞就是大餐了)

他們家的小孩還會四處笑人家

你家好窮唷

都沒辦法像我家一樣能四處吃大餐

拿著我父母付的稅金去爽

爽完還會笑你傻

多棒的人生啊
Maine
誰叫你要投資房地產?投資有賺有賠,十幾年前投資連動債的人,不也因為投資銀行倒閉而悲憤,上千萬投資打水漂反而比一般上班族窮,所以?
黑大:
感覺你很閒,每文必回.
年輕人有年輕人的世界,你又何必伸手? 推或拉都無法幫上忙.隨他们去吧!你想上天堂?


黑羽斷翼 wrote:
那年輕人憑什麼沒錢買...(恕刪)
台灣房價高不高,看房價所得比就知道了,不用舉個案來模糊焦點:
https://ppt.cc/fqSyRx

節錄部分國家或地區:
香港:45.71
中國:27.89
南韓:26.08
台灣:21.78
新加坡:17.63
日本:11.59
法國:10.04
英國:9.46
德國:8.88
瑞士:8.18
美國:4.04

平均來說,美國用4年的年薪可以買房,台灣卻要用22年的年薪才能買房,而且台灣的單位價格還有包括公設,用實坪會更高。
lichujen
看表不會聯想?這所得比是不是類似面積人口比?在台灣你可以到尖石五峰去住,保證所得比低到你爽。
leper wrote:
黑大:
感覺你很閒,每文必回.
年輕人有年輕人的世界,你又何必伸手? 推或拉都無法幫上忙.隨他们去吧!你想上天堂?


沒事作就回

有工作人就消失

打的屁而已

誰想上天堂誰就上吧

不過

也許這樣說不公平

旦如果還有享樂生活確會上網鬼叫的人

我都不認為有需要去救他

因為他們都還有這閒功夫鬼叫

而不把時間拿去賺錢或提升自己

不值得救




看看去年的5寶爸

這社會多少人想幫助他

結果呢

給工作不去作

給好處馬上到

補助爽爽領

這樣真的是在幫助他嗎?





升米恩 斗米仇

當這社會給了某些人太多本來就不必要的好處後

人心會變的

人會認為那是他應得的

而不在是別人給他的幫助

人不見得會感恩的

他們只會要求要更多的好處

無止境的好處

當有一天你沒辦法滿足他時

他們只會仇視你的

憑什麼收回他的好處

憑什麼敢不滿足他們的要求

憑什麼

呵呵
Maine wrote:
台灣房價高不高,看房價所得比就知道了,不用舉個案來模糊焦點:
https://ppt.cc/fqSyRx

節錄部分國家或地區:
香港:45.71
中國:27.89
南韓:26.08
台灣:21.78
新加坡:17.63
日本:11.59
法國:10.04
英國:9.46
德國:8.88
瑞士:8.18
美國:4.04

平均來說,美國用4年的年薪可以買房,台灣卻要用22年的年薪才能買房,而且台灣的單位價格還有包括公設,用實坪會更高。


我跟新加坡不熟

旦只要在這個版

提到新加坡

很多人都會說

新加坡的組屋超棒的

有多便宜。。有多人性

人人都買的起

輕鬆買房的絕佳國家

結果

17.63

這是為什麼

能請大大解惑一下嗎

不是人人都能輕鬆買房的國家嗎?

不是有完美的組屋政策??

而且新加坡收入可是遠高於台灣的

沒記錯。。全世界排第6名


他們的收入乘17.63

會比台灣乘21.78還要高很多的

那說好的組屋

說好的人人買的起房

說好的買房沒負擔

在那裡
Maine
新加坡跟香港都要拿台北市來比才對,更何況新加坡公民大多住公宅,類似中國小區,價格便宜得多,統計分布比較像M型化,左邊公宅右邊自由市場。
現在在學中文輸入. 回文算是練習吧.
你的算法是錯的. 房產是財富, 財富是剩餘的累積.
所以房價高不高不是由年薪來算的.
"正確"的算法應該是年薪扣掉稅, 再扣掉基本的生活花費來計算. 以我呆過的地方,稅(就是領到前先扣的)"都"超過33%.歐洲有些地方超過40% (平均). 這還只是基本的. 另外, 台灣年輕人抱怨車價高, 重機貴是因為貨物稅,17%?你在德国街上買東西, 基價再加19%的VAT. 先想想看你的稅有到1/3嗎?或…你有繳稅嗎?

Maine wrote:
台灣房價高不高,看房...(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