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真的比買房好?我算給你看

只是個過程 wrote:
2010年是民國99...(恕刪)


自住沒有投資問題 => 過程哥說這種話真的外行

除非你打算這間房子住上一輩子不走 直到進入棺材 , 否則你早晚都要面臨賣房的問題
那我就問你 , 你的竹北房要不要用當年的售價便宜賣??
舉例來說 :
你竹北的電梯大樓 2003年花了500萬購買
那你2023 年要賣的時候 , 還願意用當年的售價便宜賣嗎?

我要買房時就吵著居住正義
我要賣房時變成是我家不一樣

這就是人性啦 , 每個人心中都住了一個投資客 , 能賣高價的話誰願意便宜賣

他整天罵建商貪婪 等到賣房時才發現「自己一樣貪」
JOJOJOKOKOKO wrote:
下圖 2010 到2022...(恕刪)


一看就知道去年是炒作高點
準備下去

政府給炒預售屋的人解套的時機
他們玩玩賣不掉加價賣
到了今年再不逃不行了

不過某些網紅會故意說自己去年買房買在最高點
然後獲取點擊流量熱點
也是另類的剩餘價值再利用
達克瓦 wrote:
人生不是這樣比的!不...(恕刪)


房子在出生就有了
房子買了都穩賺的。
對付等級太低的對手,當其是路邊野狗完全忽視牠即可。XD. 看其發言是否站在消費者角度即可知其心態
CLA45 AMG wrote:
房子買了都穩賺。股票...(恕刪)


股票長期持有穩穩地
長期持有股票能漲十倍以上
房子根本比不上
ASF9999 wrote:
股票長期持有穩穩地長...(恕刪)


針對年輕小資族

拉超過十年的統計其實意義不大,因為會持續投入的資金會隨收入而改變,起始資金往往很低。

生活上會有大改變的因素也很多。

沒有房地產的小資族大部分只能拉信貸,額度月收22倍頂、7年期。

就拿五年期來看。

Berkshire五年期的報酬率58%而已,就算五年期最低點買入,最高點賣出報酬率也僅88%。

同樣邏輯如果是買房產,自帶五倍槓桿,只要是買六都不要太差的地段。

要賺幾百萬並不困難。

我都對年輕人說,股票適合累積頭款,跟長期投資

而房產是最穩健的投資。

自住買就對了,第二間以上要挑投資效益高的。
MazeRunner wrote:
針對年輕小資族拉超過...(恕刪)

房貸都繳二十年、三十年
你卻不想存股二十年來比
甚至不讓十年以上來比
呵呵

好好存股二十年、三十年
都比當初買房繳貸款二十年、三十週年的人
擁有更多
ASF9999 wrote:
房貸都繳二十年、三十...(恕刪)


其實不用偷換概念下車。

20-30年是信用擴張的優勢,不是獲利時間。

每次你都可以重新用物件的五倍槓桿,而不是收入的信貸天花板,這塊你怎不去算?

股票能夠交易,房產一樣可以交易,不然我獲利怎出來?

中間借貸利息跟稅金,還可以靠房租抵銷,自己專注在本金就好,30年開下去你要拿哪一塊比?

此外如果是長期持有物件,透過房產增值轉增貸的金額跟還款期限也遠比只靠股票長,股票用哪一塊來補?

如果你真找到超棒的獲利模型,不仿考慮把數字真的貼給大家看。

要拿那種報酬%數來充數的,你拿可口可樂吧


ASF9999 wrote:
房貸都繳二十年、三十年
你卻不想存股二十年來比
甚至不讓十年以上來比
呵呵

好好存股二十年、三十年
都比當初買房繳貸款二十年、三十週年的人
擁有更多


不要說存30年

你有近10年存股的經驗嗎?

資產有沒有趕上房價漲幅呢

還是你像那些50歲的魯空一樣

講著存股大法好

然後只有10股台積電10股0050

貼幾張遮遮掩掩的模擬帳戶或不是自己資產然後膨風獲利三百趴
我隨手發廢文~ 要50歲的路人甲乖乖上班勞動掙錢辛苦檢舉刪我文^_^ 嘻嘻~
ASF9999 wrote:
房貸都繳二十年、三十...(恕刪)



房貸其實可以一直繳利息 然後再轉增貸
一間可以變兩間 不用再投入資金 手上還會多出一筆現金給你投資股票

舉例:
買一間2000萬的 自備400萬 貸款1600萬
增值到4000萬的時候 貸出3200萬
還掉1600萬 還剩下1600萬 可以買一戶1000萬小間的 再投資600萬買收息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