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幾十年買房是對的
之後二十年買房極有可能會是今生最沉痛的負擔
尤其是以現在還在外太空飛的價格買入
一輩子都爬不起來
任何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
有了蝸牛殼之後人生會比較安定
這是優點但是也是缺點
我原本住彰化
後來去台中工作
後來又被挖角去頭份
每換一個地方薪水幾乎都加一倍
如果一開始就買了蝸牛殻
是否會執著於在蝸牛殻附近找工作?
偏偏在附近還真的沒有相同的好職缺!
這時要另外租房子還是要放棄高薪的工作呢?
或許有人會說另外租房子
然後把自己買的房子出租
我租房子的資歴超過二十年了
租房子給別人有很多困擾
租金收不到、房客亂搞房子、一天到晚叫你修這修那⋯⋯
煩都煩死了!
出租投資報酬率又是超級低
把現金存起來找其他機會投資可能更理想
tedjackyx wrote:
小弟也許比較淺,也...(恕刪)
你的算法非常奇怪.
1. 房屋不需要持有成本?
2. 房屋不需要維修成本?
3. 房屋一年12個月沒空窗期?
4. 20年後房會上漲?
5. 房屋租金維持不變?
參考我前面的說法. 少子化+經濟難成長+非移民國家.....現在房價要漲去那裡?
現在不買房才是王道.
我買儲蓄險,利率所得約3%, 主要為外弊.
本來想買一棟170坪的多間套房當包租公, 感覺現在買會賺租金賠房價, 最後放棄,再拿部份資金買儲蓄險.
現在沒房的,就租房再等等, 多等一年保證省5-10%的房價. 當房屋持有成本繼續合理化修正後, 房子會像目前的日本一樣, 屬於負資產, 不會再是保值的商品, 除非台灣變成移民國家, 能吸引有資產及能力的移民.....但那是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