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為何不想犧牲自由和青春為高房價買單?

這個年代誘惑多,重享受

每個都要樂活對自己好一點?那有好吃好喝好玩的臉書一貼,大家都想跟風

年輕是最喜歡新鮮的世代,很難不被誘惑一起跟風,錢就是這樣花掉的。

真的要非必要開銷每一分錢都存下來當頭款要很有定力,要看個性。

另外房子一直都沒有便宜過,還越來越貴,相對地要讓你覺得房子貴但不會高不可攀

就利率讓你越來越低,覺得牙一咬,其實也不是負擔不起,就是要繳幾年的問題而已。

高房價,低利率已經是趨勢,但跟上一輩買房條件不同的,除了房價外

就是這一輩經歷一個最不確定的世代,每天都被恐嚇五年後有多少工作被消失被取代?

要安安穩穩上班繳完30年貸款安全下莊的不確定性太多了。

這種折磨是要持續三十年的,不是 習慣就好了 這麼簡單。

不選擇買房繼續租屋,負擔不起隨時可搬家走人 這種心態可以理解的。
etjan64 wrote:
這個年代誘惑多,重享(恕刪)


這才是現實!! 100分..
etjan64 wrote:
這個年代誘惑多,重享(恕刪)


跟一個研究所同學在15年前一起進某家科技公司, 15年過去了, 同學職位還是工程師, 我的職位是高階管理者.
1. 遇到外國客戶時都是我主動接觸, 同學說自己是RD幹嘛要對客人,而且又說英文的.
2. 遇到難的案子,同學總是躲第一
3. 遇到要帶新人, 同學總是說自己的技術為什麼要教人
4. 遇到要跟別單位溝通協調, 同學總是說這不在自己的職務範圍內
5. 遇到沒被升職,同學總是說升職的人都是靠一張嘴而已
6. 遇到要買房, 同學總是說房價高住家裡就好
7. 遇到別人要結婚, 同學總是說自己一個人很快樂
8. 遇到別人生小孩, 同學總是說幹嘛養小孩來困住自己.
9. 遇到被lay掉了, 同學對別人說為什麼不是那個薪水很高的高階管理者被lay
10. 去年底同學聯繫我, 說被lay掉後的這兩年換了四家公司, 為什麼外面的公司都那麼爛, 問我可不可以回來.

有看到嗎?心態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變化跟變數要面對, 但心態卻是決定你可不可以繼續生存在當下的這個世代.
你會發現錢越來越薄,不要留現金,要把錢想辦法變複利投資,買土地買房子買股票都好,沒房子的至少為自己買一個家,可以買遠一點舊一點的,至少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現在高房價不適合在投資,物價不會變便宜只會越來越貴,這是不變的,老一代的都辛苦過,周遭一堆老人房子都好幾棟,兒子女兒連孫子都可以一人一棟,到老啥都不花,簿子的錢也不少,生活也沒品質,雜物啥都一堆,出遊也懶了,找個好一點的餐廳說浪費錢,也不是吃不起,節儉慣了而以,生活只是在生存也沒啥意思,兒子女兒幾天來看一次就走了,在國外的連看都沒看,這就是人生,我們年輕至少還可以過想過的生活,做想做的事,大家都沒錯只有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今日的QE不是第一天發明的耶!!!
21世紀日本、美國早在2008年前都展現給你看過了
就是鈔票貶值資產暴漲

2020根本是考古題中的考古題
加上這波更誇張的是搭配財政部的財政刺激
每個國家都在增加廣泛M2貨幣的供應
來打消第一波嬰兒潮跟新冠肺炎舉債的龐大債務
現在全球債務快300兆美元
我不瘋狂通貨膨脹,怎麼打消的掉

還有人在等房價跌?
如果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就算了
剛出社會沒見過之前的歷史

如果是35歲以上還在等房價跌的
那就真的不用想太多
你就是社會M字型左邊的
一輩子租房也是可以拉!!!
t101nw wrote:
一個打工仔在台北市買...(恕刪)

放在世界上的所有首度都是這樣
40歲以下想住在蛋黃區,就是租房子
靠自己賺,除非很厲害不然都很難

然後就是用通勤時間換房價
願意單趟通勤1小時,台北都會區絕對有買的起的地方
OldWilliam wrote:
年輕人為何不想犧牲自...(恕刪)


在台灣至少近四五十年間,買房從來就沒有輕鬆過。三四十年前,房價帳面來看雖然很低,但是薪水也很低,雖說薪資調漲的比現在快,但是當時的房貸利率也高的嚇人。

沒有有錢的父母,就自己腳踏實地的慢慢開始存頭期款吧,錢不會憑空自己變出來,房價即便現在對半砍,拿不出頭期款的一樣大有人在。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好好存錢理財,就算最後依然買不起房,你至少還是有一桶金。如果永遠即時行樂,除非哪天突然中樂透,不然永遠就只能小確幸,永遠只能抱怨買不起房
重點是現在年青人根本沒錢
OldWilliam wrote:
年輕人為何不想犧牲自由和青春為高房價買單?


現在的問題是

有錢不買房子

還是沒錢 買不起房子

OldWilliam wrote:
年輕人為何不想犧牲自(恕刪)

我第一間房子是在我29歲買的(板橋)...約16年前...買房家裡完全沒有任何資助!

我知道我買不起台北市的房子

我也不希望因為買個房子讓自己生活品質變差

該出國還是要出國玩,該吃大餐就吃大餐,該讓老婆到百貨公司大買特買就一定讓她去

我知道除了買房外我還必須留一筆錢當未來小孩的教育基金

我知道我還必須留一筆錢來投資,甚至要留一筆錢來因應緊急情況

所以我當時買的是沒電梯的舊公寓五樓...就這麼爬上爬下...我爬了九年

每次在氣喘吁吁爬樓梯時,我總是告訴我自己,我要賺更多錢讓老婆跟小孩擺脫爬樓梯的噩夢

這動力真他媽的強....

104年底我們家已經換到有電梯的大樓(還是在板橋),但是起家厝我不想賣

一來是沒缺錢,二來是......這房子是激發我讓我更往前進的一個動力...我對這公寓樓梯有一種很特別的革命情感

誰說買房一定要台北市,一定要越級打怪買超過自己能力太多的房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