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賺四百萬,不置產要做啥
買股票麼,這幾年台股這樣的行情
要一個上班族能從中賺到多少錢,
我想不是很容易吧,
如果能從股票賺到更多錢,哪買房又更容易了
所以板主這麼會精打細算
一年應該也可以存個百來萬,不買房難道放定存麼
如果現在年收可達四百萬,三四年前房價低點時候
年收應該有兩百之譜,這樣的年收當時都不會想買房麼
這邏輯還是挺怪的,以當時的行情,單坪以五十萬來算
以經可以買遍大台北70-80%的地區了,
配合樓主的自住條件-27坪,房價不過一千四百萬
以年收200萬來算,隨便一年存個一百萬,20年之內一定繳完
更何況後來年收還四百,如果早買的話,可能明年就繳完了
我想來想去還是不合邏輯
要馬就是板主唬爛
要馬就是板主真的有錢,但是幾年之前沒買,現在越看越度濫所以更不買
只好看跌房價
ssmmss wrote:
如果不想留半毛錢給後...(恕刪)
你就對你孫子這麼沒信心,他們長大沒能力買房子
那你父母沒送你房子,你怎麼現在繳的起貸款?
人自己都會走出一條路.
在台灣很奇怪
考大學是為了面子,為了進去公司的基本門票(而不是學習本身)(那些工作國中生都會),搞得像身分證人人都要有
而不是為了真正要學習知識跟研究而去念的,有些人渾渾噩噩念了四年出來,學不到啥
又背學貸(當然也有認真的,但事實證明,現在大學生數量增多,企業要求基本就是藥大學畢業 貧窮的人卻越來越多,快樂的人越來越少),這真的是正常的大學嗎?
相反的 買房子的需求是啥 最重要的是投資嗎(而不是在不影響生活品質下遮風避雨)
買保險最重要的是啥 是還本 是賺錢(而不是保障)
好怪,東西到台灣東變了調,也許是台灣人太聰明了
最後自己玩死自己.
himan.chen wrote:
看了01這麼多文章....(恕刪)
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那就是政府不要把國有地賣給財團,努力的去建只租不賣的平價國宅。
當全國的國宅能到達一定的量,那財團和有錢人炒作房地產的空間,相對的就會變小。
現在貧富懸殊,靠土地操作致富的,大有人在,央行要打房,應該先限縮公有地的釋出,除了都更外,努力打造新市鎮,讓公有出租房,去取代買不起房子而又不得不買房的念頭,如此降低買房需求,房價上漲的空間就會受到抑制。
如果國有財產局,為了讓國庫多一點進帳,而盲目的標售國有地,小老百姓除了買不起外,等到建商財團蓋好房子,那售價更是普通小老百姓,用一輩子的青春血汗也換不到的。
大力要求政府蓋平價出租國宅吧!至少對那些買不起房子的人,不用面對房東的壓榨,也還能有個棲身之所。
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裡那一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請有近億身價的馬先生,能以蒼生為念,「謝謝指敎」是不能讓老百姓幸福的!
要過得不辛苦,除了靠自己努力外,政府也有拉一把的責任,你說是嗎?
如來如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