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g1212 wrote:
的確是.最狠的就是投資客,自住買不下去是人之常情,
之前我曾斡旋一間台北市的新成屋,近60坪+2個機械車位.是在台北市所謂的蛋白區.
當然蛋白區也不便宜了,但人總是想住間大點的,新一點的.自己的房子買10多年了,也舊了.
結果是沒買到,原因是我不願追高,和屋主的目標價差100萬.
不知你假使當初買到了那間新房,舊屋要如何處理,照目前行情賣,或賣10多年前的買進價?
ryang1212 wrote:
100萬多不多呢?以這間房子當時的總價來說,比例是不高沒錯.屋主大概也覺得我是個不乾脆的人,差這麼"一點(註)"也不願加.
不爽加是主要原因.我在付斡旋時查了一下,一年多的新成屋,若我買的話是第4手,前面轉了3手,開價比當時預售抬了1500萬.當然我不可能用開價買.
後來仲介告訴我們,那間是以開價砍500萬成交,我因為多砍了100萬,沒買到.
也就是說,前3手過個水,平均每人賺333萬,扣個仲介費應該還有250萬.
看這情況實在不願追高,有點像我和3個陌生人同桌吃飯,大家吃飽走人,我一併買單.
假使當初買到了那間新房,舊屋照目前行情賣(舊屋買10多年了漲幅絕對超過1倍隨便也有上千萬),那買你房的人是不是連你下半輩子的帳單都買了?等到要賣房時,人人都是投資客
其實在這一波賺最多的是長期持有的自住客而不是短進短出的投資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