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ofan wrote:40年前勞動供給相對是缺乏的, 第一代的 大大說的是正解 現在“勞動力“不值錢了!以前“師父工“培養不易,退伍前幾個禮拜,老闆還會打電話到家裡,問退伍隔天能不能去上工 現在很多老闆的基本心態就是:沒差你一個人
35年前 就算你有錢 你也看不準35年前 我老爸跟別人合資蓋房子 在逢甲大學門口的逢甲路左邊 蓋了一排房子15間 現在每間透天含店面值5000萬以上放到現在15間 值7.5億 我老爸一半3.75億問題是只有很少數當時可以清楚該買甚麼所以重點不是當時有錢沒錢 收入多少重點是觀念夠不夠清楚 有沒有投資到房地產
william.tsai007 wrote:35年前 就算你有...(恕刪) 其實以前人想不到房子會這麼誇張那是因為現在的爛政府根爛建商造就這麼多炒房的不然為什麼以前的人不會想到房價會越來越高,且是單區域的?就是炒嗎,繼續炒阿吵下去全台灣沒人買得起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