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縣市的投資客是買在市價的九成居多,在台北縣市,從92年五月就不是這樣了,98年一月更跨張,什麼叫跨張,就是說,我說的實話,在外地投資客看來是胡說八道,
從98年一月開始,台北縣市的投資客買到的案件,張金鍔教授說是五成,新店中永和就不只五成,我估算約65%吧。而且,半數是一天之內成交的。這一天已有四五位投資客看過了,最高價的人得到這房子的說話權,請記住一件事,98年開始的屋主都是開天價,全部是市價往上加,當然,第一個看屋的投資客有可能買的低於行情的價錢,能買到90%算祖上有德了。買到95%算賺到,買到市價是小賺,買到市價加5%算是長線,市價加10%算是賭博。
對了,我剛才說,外縣市的投資客看來很像是我在胡說八道了,投資客這麼搶,主要是因為後勢看漲,你不看漲,你出九成價,你早就被仲介淘汱了。還有一個問題更嚴重,就是仲介經鎮會議價了.因為,市價1200萬元,投資客會出到1250萬元,我為什麼要會後議價,不會議也賣的掉。通常屋主會守住1300萬元, 這才是難呀。
在此我說個笑話,這笑話很不好笑。
有一次信*房屋帶我看一間房子。我立即出價28萬元,仲介的回答讓我當場就要吃降血壓的藥。
仲介很自然的說:帥大哥呀,一般自住的已經開價27萬元了,你怎麼才開價28萬元。
帥:等一下,你說自住開價27萬元嗎
仲介:對呀
帥:我開28萬元也算勇敢的投資客。
仲介:也對。不過,我們已經習慣投資客開價比自住高一成了,我習慣了。
帥:@_@無言
這個對話才叫經典。
可是投資課不是要比自住客的價錢低嗎?
不然哪有差價?
或這差價來自於包裝之後 但是現在看房的人
不是看到新裝簧的房子就轉頭不買嗎?
~~~~~~~~
去年到今年,整整一年半,投資客出價正常的情形是出價比自住還要高,這才造成投資客買進約65%的房子,出的高才買的到呀。投資客買到65$,自住買到35%,當然是價高者得:
你說的買低賣高,這是過去式了,已經不再回來了,也許跌了就會再出現吧,
我倉彭總裁就是要他打房,房價高到不像話了,投資客已經活不下去了。
彭總裁呀,打房呀,救救投資客吧,房價打下來,投資客才能再玩的下去呀。
以上論述很奇怪吧。
我說的信*房屋的經典對談,真是經典,仲介拿到房子不是去砍價錢。是找投資客來出高價,買到之後再給仲介賣,投資客也會盤給投資客,再賣給自住。
一頭牛剝了兩層皮是正常.剝三次皮算漂亮。賣給自住的,誰也別玩了。
正港帥過頭 wrote:
我說的信*房屋的經典對談,真是經典,仲介拿到房子不是去砍價錢。是找投資客來出高價,買到之後再給仲介賣,投資客也會盤給投資客,再賣給自住。
一頭牛剝了兩層皮是正常.剝三次皮算漂亮。賣給自住的,誰也別玩了。
帥大,說的真的非常的中肯,而且一針見血!
我有個朋友,他也常上m01!
他每天除了上班之外,下班就是騎著機車到處看房子……當投機客!
操作的方法,就如同帥大說的,一模一樣!
每天和房仲業者講手機,比和自己太太還久……
我問他,為什麼要這麼拼,賺這種投機錢……
他說……因為現在房價很高,我想買大坪一點的房子!
我……無言!
這種高房價,不就是由很多個,和他一樣的人製造出來的嗎?
簡直是本末倒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