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應該很簡單...
至少我周遭鄰居,小時候老家的叔叔伯伯,阿公阿嬤,嬸嬸嫂嫂,同學朋友.....從我懂得甚麼叫做"投資"以來,我是幾乎沒看過租屋租了20年以上的人,倒是看過不少租屋租了5~10年,然後最後還是自己買了房住的親戚朋友.....
很多東西談時是理想是理論,做的時候又是另一種思維....而想法很容易隨時間及年紀改變
舉個最簡單例子,很多人都說以後不要留財產給小孩,否則就可能是害了他或是犧牲了自己的生活品質及養老計畫.....啪啦啪啦一堆!!但是有了小孩看到自己小孩慢慢長大,而自己年華逐漸老去時,便會開始擔心自己沒法子給小孩子足夠的照顧,於是開始小孩提早買保險,幫小孩存學費,甚至幫小孩子置產的都有,而且很多....
當肉不是自己的時候,怎麼說都對;當發現肉是自己的,心會疼淚會流時,想法就整個會改變!
我自己便是如此,28歲時以為自己很瀟灑,想讓自己生活品質好,不願當房奴(15前月薪38K*至少14個月應該還OK吧?),33歲結婚前卻買下人生第一間自己的房,否則總覺得無法給自己心愛的另一半一個安穩的生活;37遂有了第一個小生命來到家庭,開始煩惱日後會不會家中空間不夠大?40歲老二出生後開始積極看房,42歲時換了間比現在大2倍的房(預計明年暑假交屋)...
我不是要倡導"此刻"趕快買房,事實上我也認為此刻房價真的高,但是我覺得當自己已經有點基本能力後,還是要設法置產比較好,找自己能力可以負擔的去選擇,不要好高騖遠...
參考一下吧!
"Do it ", the best solu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