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凱文 wrote:
王應傑指出,房地產雖然有產業火車頭之稱,但其帶動的水泥業等貢獻都是一次性;在保值的考量下,台灣房地產持續熱絡,炒高住辦租金,中小企業及個人賺的錢都交給房東,減低淨收益,就不會再去投資生產,及產生通貨緊縮的後遺症。
...(恕刪)
早就說過了..想創業的..
經營環境不佳+房價高漲或租金高漲..
創業無利可圖..那就是=無法創造就業機會..
這就是為什麼..台灣不缺人才只缺機會..
也就是..台灣人才被房地產殺死..
在這種狀況下..台灣房地產還會漲?
另一個疑點..很多人喜歡當包租公..
請問..買2000萬的房..租金多少?
給你算4萬了不起..一年不到50萬..
年報酬=2.5%..還沒算其他折舊與風險..
如果..買來養蚊子..(以現在的價格)難道10年後..
2000萬的房..會漲成3000萬?
可是2000萬..買穩定5%的定存股..
10年也有50%的收獲..
2000萬..已經變成3000萬..
就算買股有風險..但也沒買房風險大..
假設..一個大地震..
股票的損失大..還是房子的損失大?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