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性購買中古屋的參考指南

做個筆記
happywork01 wrote:
買房子的參考指南[...(恕刪)
happywork01 wrote:
買房子的參考指南[楔...(恕刪)

很實在
好文章~難得看到這種好文章 ! 謝謝樓主分享..

買房學問大,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房子。

想請問一下,如果是看上頂樓的物件,會如何建議?因為想到以後頂樓漏水的處理問題...
happywork01 wrote:
買房子的參考指南[...(恕刪)
bikeneo wrote:
想請問一下,如果是看上頂樓的物件,會如何建議?因為想到以後頂樓漏水的處理問題...

新北市工務局:
<<凡屋齡20年以上、7樓以下老舊公寓,因漏水需求搭建鐵皮雨棚,考量屋頂確實有逃生時聚集需求,高度將從原本1.5公尺,放寬到2.1公尺,也不需要區分所有權人同意。
不過,雨棚四周不得封閉、設置門窗,且須留設逃生避難通道空間,全體住戶也可共同使用屋頂平台;只要符合這些要素,即可免簽證,透過簡易申請、勘查認定後,即可合法施作。>>


您好!

如果是公寓,頂樓是平台,那通常必須由頂樓住戶自行改善。
有管委會的大樓,而且頂樓非私人使用的,可要求公費處理。

除了加蓋遮雨棚之外,每3~6年要做一次防水處理,直曬太陽的、直接踩踏的壽命較短。所以如果經費夠的話,防水漆上面還要鋪一層磚。豪雨前後記得上去察看排水有否堵塞,積水不退會破壞防水。

如果有閒暇時間,可以搜尋「都市屋頂農園」 。有很多單位可以派專人現場指導。讓頂樓的缺點變優點。
剛性買屋指南之二 >> 距離可換算成房價

先求個人的時間價值差異。每人因為收入不同,這個數值也會不同。
A薪80000/月=6.7元/分鐘。B薪40000/月=3.4元/分鐘。C在上學(假設算2元/分鐘)。
再來是交通費用的差異。如果是開車,每分鐘用5元計算。如果是公車或機車1元。

對於這個家庭,每多出1分鐘距離的房子,每日成本就會多出(6.7+3.4+2+預估交通費6)*2=36.2元。
假如算成每月26天(含加班或逛街),36.2*26=941.2。每年是11294.4元。

那11294.4元可折抵多少房價?以現在房屋的利息、折舊、稅金+修繕比率約為5、3、2。
如此反推回去是32萬。就是說每遠1分鐘,可容許減少32萬的房價。
如果其他條件完全一樣。汐止[乙屋]比南港[甲屋]遠了15分鐘,那房價只要能便宜480萬以上,就值得。

{([A]+[B])÷22日÷9小時÷60分鐘+[C]2+交通6}×2來回×26日×12月=每分鐘每年耗損的價值。
每分鐘每年耗損的價值÷2(5/10)÷1.8%房貸利率×甲乙兩地的交通時差=甲乙兩地可容許的房價差。

(現階段雖為1.6~1.7%,但時間拉長應以1.8%計算才比較好)。

計算:{(80000+40000)÷22÷9÷60+2+6}×2×26×12=11295
11295÷2÷1.8%×15=471萬。
把有底線的資料填上,就能得出答案。

不談未來的漲跌,同條件下的屋況,對這個家庭來說,如果買在多15分鐘但便宜超過500萬,那就值得。依此類推,30分鐘就便宜1000萬。
讚 讚 讚 馬克 馬克 馬克 日後細細拜讀

happywork01 wrote:
買房子的參考指南[...(恕刪)



感謝分享~

happy老師,你知道太多了~

happywork01 wrote:
如果有閒暇時間,可以搜尋「都市屋頂農園」 。有很多單位可以派專人現場指導。讓頂樓的缺點變優點。


沒錯,現在部分地方政府有鼓勵社區頂樓綠化.

只是還是需要管委會開區權會決議通過,且需頂樓住戶同意才可行.
很實用的文章,感謝樓主分享
gn00448694 wrote:
做個筆記...(恕刪)
實用的好文章,感謝樓主,100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