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GO999 wrote:你的邏輯沒有救了公...(恕刪) 你是懂個屁。你怎麼不說實坪虛坪也讓它回歸市場機制。你到底了不了解實坪制擁護者到底在爭什麼?就是在爭要把虛坪拿掉嘛,拿掉所有虛坪剩下的就是實坪難道不是嗎。而公設就是虛坪最大的來源這樣有很難理解嗎。
cm4430 wrote:你是懂個屁。你...(恕刪) 解釋一下,國外的實坪制是如何實施的?跟國外一樣實施,在台灣會有什麼問題?你想扭曲支持實坪制的人的說法,但是國外實坪制還是有公設了。跟你說所有支持實坪制的人都是要有公設,且要建商將公設成本攤在實坪計算。拜託別再扭曲了⋯⋯反對實坪制的人不可能有任何正當立論站得住腳的,除了要騙錢以外⋯⋯
cm4430 wrote:你是懂個屁。你怎麼不說實坪虛坪也讓它回歸市場機制。你到底了不了解實坪制擁護者到底在爭什麼?就是在爭要把虛坪拿掉嘛,拿掉所有虛坪剩下的就是實坪難道不是嗎。而公設就是虛坪最大的來源這樣有很難理解嗎。 又在秀下限,你是怕人不知道你腦袋裡有裝什麼嗎?爭虛坪拿掉,你提的是降低公設到10%~15%,那還是虛坪只是變少而已不是0,沒有解決問題。實坪虛坪也讓它回歸市場機制,法規現在是訂死不能實坪,你懂不懂? 大概不懂吧....你的腦袋能不能提一個好一點的方案?如果要支持現有虛坪,請去找出國外實坪制不好的地方,讓大家信服虛坪比實坪好。如果你連這點功課都不做那你這種房仲還有何用?
實坪制其實對消費者來說會是比較簡單明瞭的方式如果真的能改成實坪制,小弟滿樂見的但實際上這條要走的路還滿長的畢竟牽扯到的利益還是滿多的除了建商以外,還有中古屋屋主的利益因為虛坪制走太久了另外發現滿多大大對於公設的定義有所誤解因為法規的關係,就會有必要的公設空間設計並非走了實坪制要省公設,所謂的健身房、遊戲間就會沒有而是因為有些空間被拿來做利用而己簡單來說有頂蓋的才會計算公設比所以像中庭花園那種是不算公設比的其實應該是要探討,如果要走向實坪制那這過程要怎麼走跟怎麼修改才不會讓即得利益者反彈才是搞不好政府想改,也頭痛怎麼改才好小弟覺得最近的雨遮不登記己經是跨出一小步了
我以前住在慕尼黑的Arabella park (Arabella park是個集合社區名稱)Arabella park是慕尼黑的極少數10多層集合社區. 有六大棟, 每棟約16層, 每層6戶.我租在其中一戶中, 簽約時103平方米, 都是實坪, 或者室內1. 陽台約25平方米, 不計入103平方米2. 電梯及樓層走道約300平方米, 不計入103平方米3. 一個大停車格,不計入103平方米4. 地下室有一專戶的inventory room, 約12平方米 , 不計入103平方米5. 頂樓游泳池,不計入103平方米6. 室外一100m * 50m 的足球場,不計入103平方米7. Facility room (不詳), ,不計入103平方米8. 室外超過 20000平方米公園綠地,不計入103平方米別懷疑, 這是20000平方米公園綠地(住戶共統擁有)不是政府的.所以地名也取成Arabella park德國房東有問我要不要買他的房子, 我問他如果買的, 實際房子面積是多少,德國房東說103平方米Arabella park是1962年蓋好的.大概是德國落後, 台灣先進, 所以德國1962年以前就可實施實坪登陸,實坪登陸計價台灣太先進了, 所以2019的台灣, 非公設計價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