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vierlinw worte:
...我只是有感高房價對整個社會是一種傷害。如果有人問我是否應該買房,我會說能拖就拖,因為房價長期只會越來越低,如果可以例如年紀已長或是可以等繼承,那真的沒必要買。資金可以拿去做其他運用。尤其是如果是只要買了房就沒有其他資金可以投資, 每個月就是繳房貸就用掉5成收入的人,我真的不建議這樣的人買房子。這麽做只有把自己的經濟發展可能限制住,因為被房子綁死了。...(恕刪)
比較建議不是單看房價, 而是看整體社會均富程度與房價所
得比的變化; 換句話說, 要看的是實際價格下降而非名目價
格下降.
房地產價格波動週期通常很長, 但大多數人的黃金歲月其實也
就 30~50 歲之間的二十年, 但到了四十幾歲後, 要跟銀行談貸
款時, 就有可能要多想一下了~ 有的人等得但也有的人無法等得,
沒有人能打包票未來是怎麼樣. 不過我同意一個月收入要 50%
付貸款的人是不太合適買房~
或者該換個便宜一些的地區買呢? 良禽擇木而棲大家都知道,
但若良木也就那幾棵, 自己是不是 "良禽", 只好衡量一下? 這
也揭露一個事實, 也就是房地產就是有地域(段)差別, 替代性
不大, 房價的理由不是因為它的建築規格, 只要喜歡好地段的人
依然多於好地段的房屋供給量, 且這些人掌握的資金多到一個
程度, 那就還是供不應求, 價格是很難下來的. 這件事很難改變,
有得選時, 誰都想要好一點的那一個... 偏不巧, 有能力選的人,
都挺有錢的.
或者, 請政府多植些良木? 讓飛禽們多些選擇? 多蓋社宅吧?
錯啦! 良木不是增加住宅數量, 要多造良木應是: 叫醫學中心到
蓋醫院, 叫捷運公司把捷運網及站點密度提高, 叫高速公路四
處都要有交流道... 叫家樂福四處都要有分店, 叫宮廟全滾出台
灣, 叫台灣大學... 叫核電廠... 叫殯儀館... 叫... %#&@*^*
良木的價值不是那木頭本身, 是友善、符合人們期望的環境.
不然怎麼現在新成空屋還那麼多? 單純是因為房價太貴? 恐怕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