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房靠政府?別傻了,還是靠自己吧。<前言及房仲篇>

打房靠政府?別傻了,還是靠自己吧。

前言
這兩年因家庭需求,開始再看房子,我要的居住正義不是泡沫價,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高房價及泡沫價會影響很多經濟失衡,而我只是要個合理價,什麼是合理價?
我想也不是說要房價多泡沫,人人買得起,而是只要有踏實努力的人都買得起,不想買,得過且過的人也租得起,而且買屋跟租屋價格要一定比例且平穩。你說,要都市價格跟偏鄉一樣,那也不行且不可能,這樣會造成區域人口失衡更嚴重。只是要個房價所得比不要那麼誇張,還年年墊高

買一間房整理一下,房子賣給消費者,這是個行業沒錯,算是幫你代工裝潢,讓你不用花時間煩惱裝潢房子的雜事,相對的請開個價,合理的利潤及勞務管理費,就算這幾年的稅金及貸款利息加上去當也可以是營造成本,而不是隨便使用爛材質半年就加個幾百萬賣。
從幾個現象,希望以個人淺薄見解發幾篇文跟大家討論,不引戰,有思慮不週全之處也歡迎良性指教討論。
大約會分一下幾個篇幅提出我的想法見解跟大家討論,大家可以互相指教,教學相長:
一、房仲篇
二、建商篇
三、金流篇
四、打房篇及結論

---------------------------------分隔線-------------------------------------------
一、 房仲篇

一、1. 房仲的定義

以我對仲介這行業的觀念是,告訴房仲我的需求,你能明白就當然最好,該給你賺的我不會省,也不應該省,你有你專業,在本業上要提供你的專業及代書等經驗來賺取你應得的工資,我相信,畢竟大筆金額買房有很多細節要注意,一不小心可能被詐騙集團趁虛而入,賠了金額及權狀,還要花時間上法院,但不要以你認為你的專業來呼攏(當然要自己去多吸取資訊來判斷是不是呼嚨這就必須靠自己),而要我稍微退讓我的需求,一定的熟悉認識了解後,不喜歡一換再換房仲,又要重新建立彼此信任度浪費時間,如果可以,甚至別家賣的房子我也是會優先問你你有沒有這產品,畢竟房仲也是個需養家餬口的業務。

一、2. 房仲的帶看類型
遇過幾位房仲,一開始就老是帶我去投資客的房子,先無論地點環境機能,重點在室內用便宜木板隔間整理,裝幾個美輪美奐電燈,採用便宜方便且時下年輕人口頭最愛的工業風桌床,擺幾張畫作,地面舖個小地毯,壁面貼花色壁紙增加多彩多樣的視覺享受,一進門當然感覺爽,但是詳細觀看後,
(一)動線怪,感覺是把小坪數硬規劃動線,入住會不會發現其實不便?
(二)尺寸怪,你把小廚房硬規劃漂亮的爐台,旁邊小空間先擺上一盆花盆,告訴你規畫給你放冰箱的空間,真的要擺冰箱後才知道根本放不下,你要再花錢買一台小冰箱放嗎?冷氣電器位置先幫你預留好,但是真的要裝設,裝得下嗎?需要再拆除天花重修改嗎?冷氣銅管尺寸相符嗎?會不會又要重新配管?
(三)捨去收納空間,不給你太多櫃子讓你覺得20坪可以有30坪的寬敞空間,但是沒有收納,將來入住要再訂作符合空間動線的櫃子放物品?還是我真的就是一卡皮箱入住而已?
(四)管線維修孔不預留,發現管線有問題還需另外花錢開孔維修,拆除壁紙,又要考量美觀。
(五)填空題,還有許多個人主觀因素就不用贅述了。

如果說多花3~4百萬以上買到一個美觀,但住進去反而使用不便的屋,事後還要拆除費用、重新裝潢費用,我寧願買間原始屋況。
(1) 自己找專業驗屋:原始屋況無裝潢是最好驗屋的,別人花更多時間驗,自己只要跟驗屋談驗重點結構、管路...等等。
(2) 清潔自己找:原始屋況甚至不用太多拆除整理。
(3) 自己簡單重點裝潢:隔間、水電、簡單地板、天花、油漆重點裝潢。
基本上不用太挑高檔,地板卡扣木地板,天花整平油漆就可以小錢又舒適了。
除非你是想比過豪宅裝潢,上媒體拿獎狀出國比賽。
(4) 自己規劃尺寸家具家電:隔間階段就可以丈量規劃。
以上全用好也可以不用200萬,如果以投資客裝潢方式,50~80萬有找

一、3. 房仲的帶看經驗
有次,看了一間房子,正正就是投資客的風格,而剛好因緣際會下,這真的好像是前幾天正好跟朋友聊到他半年前賣的房子的情況,地點位置似乎相符,當初他賣的情況如下:因為起家厝,後來換房,這間老房先出租幾年,近年有退休打算,所以賣掉當養老金,當時買家客客氣氣的帶一家老小來商談,這間打算買來自住…等等,講一堆,希望價格優惠點,朋友持著能過就好善良助人的熱心,算是還算合理價錢(至少不是炒房價)賣出。剛好我看到這間房,了解內容後,這真的是簡單整理後加價3~400萬賣。以上不打緊,因為我也不喜歡環境交通等。
但是,房仲給我了一句話,這是當地的投資客買的「人家買到那價格是也是他本事」,嗯沒錯,我非常認同,我也不否認,這句話真的受益良多,真的點醒我了觀念。

一、4. 回家後我做了一個夢
反覆思考那句話後,當晚我就作了一個夢,夢到以下情形可能是現在房價高的理由之一:
房仲個人及公司就是要賺更多仲介費、業績。好的物件幾乎不會先刊在網路上來賣,先PASS給在地的投資客,看他有沒有興趣,有的投資客直接押張票再房仲那邊給信任仲介當豁旋金直接處理,投資客先以低價方式(仲介也稍微推波住欄)取得,我遇過有屋主自售被投資客及房仲用到瞞騙不爽,直接封殺這間房仲不給他們賣了,甚至仲介有本錢直接自己投資或買下,然後整理一下,半年後加價賣。

再來,網路一堆開價幾千萬,後面加註「開價不是成交價,成交價一定是甜甜價」
你他X的一定要開個高價?你是為了讓人覺得房價普遍就是這麼高嗎?然後讓人砍個價讓消費者覺得賺到了?
沒錯,我認同這真的是生意手法,百貨促銷也是如此,成本定價100元的東西給你說牌價1,000元,掛個大大招牌寫2折出清老闆要跑路了只賣200元,的銷售心態。不要懷疑,就是可以引來許多貪小便宜的消費者,所以現今詐騙集團還是如此猖獗,貪字變貧字

最後,下了豁旋金,在談價時仲介就是居中協調的角色,一方面叫買方加一點,一方面叫賣方退一點。
我很好奇,為什麼演變成這種制度呢?我買方需求及資金考量下就是這個價位,我下豁旋可以,代表我不是講講的有意買,不要浪費大家時間,你花時間打電話跑去找買家也要有保障,不要談好價錢到頭來白做工,所以豁旋金制度我接受,但如今演變甚至是買房交戰手冊告知你,已經變成下豁旋是談價拉扯的機會,首先要出多少,然後對方喊價你也要加一點代表你有誠意,賣方也會放軟一點代表也有誠意,然後經過多次加減價…等等。
你他X的我給你仲介費用用意不是要你幫我談價而是我告訴你我需求,你要以你專業判斷這屋子是不是符合我需求及金額,然後帶我去看環境屋況,以及房屋交易時你要幫我審閱程序內容會不會影響雙方權益。我需求及能力範圍就是這價格,不加也不減。
而我的觀念是,房子看OK,我會尊重仲介,直接告訴他這間我要買的價格在哪,你也知道屋主的底在哪,如果你覺得屋主價格正好可接受也正好沒其他買方選擇,我就直接下豁旋,你幫我跑一趟賣方如果接受,直接簽約。(以上可能是現在消費者相對弱勢的地方,投標要出個押標金(豁旋金),在個公開透明的時間環境下多家買方一起出價,當場直接開出得標者,而不是處於不知道的情形下聽說有好幾組買家出價比你高)

豁旋制度下會造成消費者以下情形之一:
這間房很不錯啊有很多買家正在談,你多出一點,我幫你談定,你一定會痛哭流涕感激我的,然後消費者掙扎幾天,加一點沒關係,加一點沒關係,房貸就多貸一點吧,一談定銀行沒辦法貸那麼多,仲介會管你嗎?找保人、找抵押、找信貸、找地下錢莊各種湊錢方式都給你就是不能解約解約就是沒收訂金。
然後帶著每月超出預算的還款計畫限縮後來的生活品質。


※補充,現在多人說的合約後加註沒貸到幾成就無條件解約之類,目前我沒研究很多細節,但是我覺得還是不對等的,真的要非常小心,沒貸到幾成的基礎是在什麼之下?房貸利率多少之下?哪間銀行?需要擔保品?需要保人?這種見人見智,沒寫清楚買方及仲介又跟你說,提高利率阿、跟人借阿、我介紹貸款給你啊、最後有可能又演變成:消費者都花時間談到簽約了為了省麻煩,一定會找一堆擔保或是退求其次提想著加一點沒關係,跟人借吧,房貸就多貸一點吧,讓銀行提高利率吧、來想辦法貸到成數買下來吧…等心態,又是無限輪迴。

綜上所述,我面對房仲看房幾原則:
(1) 不用想說看幾間就談定:
不一定要有頭期款才可以看房,看看不用錢,跟房仲說我有意願買,但你有誠意幫我講價嗎?再跟他說自己有認識的銀行評估價格,我先評估銀行估價再來談開價,銀行都已經是有認證的機構,他開價格一定有他道理,怎麼跟屋主開價差那麼多?我再考慮吧。
看到喜歡房子不要腦波弱被洗了,就是要大家一起打持久戰房價才會下修。
以下幾個網站可以使用:
好時價
(https://www.houseplus.tw/m)
中國信託
(https://www.ctbcbank.com/content/dam/minisite/long/loan/ctbc-mortgage/index.html?MediaChannel=mg_web&ActivityCode=27000)
台北富邦
(https://www.fubon.com/banking/personal/mortgage/evaluate/evaluate.htm)
設定看100間,多看看、多聊聊吸取知識,邊看邊跟仲介聊,甚至你這間房今天看一次,明天換約房仲再看一次,看房仲說話有沒有出入,地點環境屋主如何?這間房可以貸多少?這區價格目前多少?上個仲介談的話題可以拿到下個仲介試探,看是不是有出入,多聊就多吸取經驗知識,反正在家也無聊跟另一半當作散散步,看完房子到附近吃吃小吃逛逛(當然是疫情期間避免) 。
(2) 投資客房子不看:
我很明確直接跟房仲說投資客房不要帶我看,你帶我看我一發現就不往來了,藉由這個慢慢觀察,也可以知道這間房仲是不是主推投資客,是不是私下有跟投資客來往等等,房仲也是要彼此熟悉,藉由多看幾間多認識了解才能知道將來如果真的要買可不可以信任,不看投資客房,房子就轉不出去,形成壓力。
(3) 不要腦波弱:
最怕腦波弱看到不錯物件就想辦法湊頭期款談下去了,湊頭期款容易,接下來每月還款才是問題,先想想真的有能力真的除了生活開銷外再支出這些嗎?這是現今很多人的通病,也造成以下:我都已經辛苦買下去了,繳到死還要繳,我才不願見到房價下跌,別人比我開心繳的心態。
所以
去大賣場採買最佳時機就是:吃飽再去!
看房吸取知識做功課的最佳時機就是:你沒有頭期款的時候。


以上<房仲篇>大家可以一起討論,我希望願景是,每個人都可以有正常觀念面對現今的不合理房價,及早導回正軌,改善良好社會風氣。

續篇
打房靠政府?別傻了,還是靠自己吧。<建商篇>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6415045

-------------------------------------------------------------------------------------
轉貼自:
靠北高房價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ntispeculator/?ref=share

居住正義 打房黨籌備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179377328949551/?ref=share
去大賣場採買最佳時機就是:吃飽再去!
看房吸取知識做功課的最佳時機就是:你沒有頭期款的時候。
--
講了一堆,最後發現原來你沒有頭期款XDDD
處男教人家做愛???
別傻了,還是靠自己吧!!!
停滯性通膨要來了⋯⋯


……..

水漲、油漲、電漲、健保漲、勞保漲、菜價漲、

沙拉油漲、食物漲……….

結果政府說6月物價指數跌……

啊……..薪水沒漲!能買的東西變少了……..

台灣快完蛋了


房仲先找投資客是因為投資客作足功課,行情房價了然於心,便宜就買,而且出手很快

帶自住客看屋死捏著200萬跩個二五八萬,就低於行情也符合預算還挑三揀四說格局不好、動線差、屋齡高、屋況差,講的一口專業地產,一問這間頭期至少要300萬才能看,你200萬是有沒有作功課?

你以為可以跟投資客一樣買到便宜的房子,你卻又不敢買廢墟房回來自己整理,我整理好成本當然灌上去給你,這下你又要嫌棄投資客裝潢品味差,隱瞞屋況,我要是花到200萬整理好我就自己住了還賣你

廢墟整理基本屋況要花多少錢有沒有研究?租金行情多少?買賣行情多少?社區行情多少?學區鬧區交通資訊?住戶組成有哪些?管委會運作正常?同時幾間在賣?這幾間掛廣告多久了?最近成交多少?大樓有幾種格局?投資客與包租公們平時沒上班就是在研究這些,厲害的絕對可以快問快答,懶的研究又想算計贏人是不可能的事,你沒時間研究?那就花錢買時間。


房仲只要成交就好,其他不要想太多了,樣樣好的房子淪不到自住客買,買不起的居多。
"泡沫"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會吹大,當然也會吹破。30年前的歷史,即將再度上演!
的確,台灣是低稅賦國家,期待你們自願繳所得三成讓政府有資金能夠讓年輕人有居住正義的可能,不然所有手段都是剝削,仇富,自私的目的罷了
Trillionaire2020
強國房地慘。 [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我的淺見,除了「實價登錄」以外,只要不課贈100%增值稅!其餘的加稅政策只是「加速」堆高房價的幫兇而已
edison40 wrote:
打房靠政府?別傻了,(恕刪)


我也覺得還是靠自己比較實在 先把生活水準提升才是關鍵。
好長的一篇啊,還以為有什麼高見
原來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為出發點
最好建商和仲介都是做功德的,不用吃飯
你就繼續做夢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