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的10%是指郊區、蛋殼區,非市區、蛋黃區
我認為跌幅不是直線,而是曲線
目前政府的一些政策導致很多房屋沒有被釋出
沒有資金壓力的屋主
幾乎都放個5年、10年再賣,導致近期市場供給變少
前幾年的預售屋,有的被疫情影響延後交屋
近幾年的預售屋,因近期成本上漲,建商直接把交屋時間拉長到2029-2030年交屋
而且因為少子化的影響 剛需是一年比一年弱
未來台大一樣難考,一樣一堆人想擠窄門,可是如果你是排名後面的學校,就會召不到人倒閉(以前私立二專的學校,後來都變技術學院、科技大學了? 最後少子化招不到新生就倒了)
房子也一樣,現在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什麼阿貓阿狗都跟著漲
(建商已經不存在的、醫院旁、夜總會旁、夜市旁、工廠旁、電塔旁、基地台旁、連鬼屋都漲)
未來是潮水退了就知道誰沒穿褲子
重劃區一大堆,全蓋完是幾十萬戶,自住買家減少的情況下,最終就是降價求售
等到2030年 幾乎所有目前的預售屋 重劃區的房子都蓋好完工交屋了
疫情前買的持有都超過10年了,疫情後買的也超過5年了
不是自住的房子,最終都要拿出來賣的,出租報酬率低於2%,乾脆定存或買ETF
牛市是惜售
熊市要趁早賣
日本30年前就演過一次給世界看
中國疫情這幾年也在演一次給世界看
台灣房地產沒有過人之處(世界前幾名的低生育率+低薪+地震帶+世界前幾名爆發戰爭的可能國家)
終究有一日會跌回神壇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