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探勘》


+zoom in

彩虹來了一直在找尋適合的位置開設品牌實體店面,在大台北地區遍尋不著後,也曾考慮過花蓮、宜蘭甚至上海田子坊等地,但都因緣際會而無法成局,今年四月因出版的計畫而前往台南採訪,與一棟45年的老房子結緣,毫不遲疑的島內移民到台南,開啟一段老屋再造的新歷程~

對這棟老房子的認識,是從這條陰暗的防火巷開始的,附近的鄰居幫房東保管鑰匙,正面鐵門的遙控沒電了,所以就由這個房子蓋好後才經由產權劃分為屋主的防火巷進入屋內看房子。


屋內因年久無人使用,所以佈滿灰塵,牆面與地面也多龜裂,雖然格局還算方正整齊,但也難免觸目驚心。


房子雖陳舊,但還是有些如磨石子地板、雕花扶手等讓人驚艷的小地方。


再者,屋子面寬不寬,深度也不是特別深,確有現代都市少見的三米多挑高,比起之前台北住的樓中樓套房的兩米,足足高出一半,讓人慢慢預見這房子潛在的魅力與即將而來的召喚。


來到二樓,較大的一房被前屋主以衣櫃隔成兩小房,空間感與光線都受到阻礙。


衣櫃的另一邊是三米以上的大面寬窗戶,甚為討喜。


但過多的門卻又讓原本被隔開的空間顯的更局促。


其中一扇通往防火巷的二樓,盡頭是廁所,照明不足加上老舊的夾板地面,讓這條走道顯得特別陰暗。


二樓的另一邊是大約3坪的房間,放雙人床是不太可能,放單人床接待親友又顯的小氣,且全無窗戶,一開始是有點不知該怎麼運用這個空間,牆上的凹槽櫃體,是這個空間的懷舊趣味。


三樓與二樓格局相仿,不一樣的地方是採用全包式隔間,一樣把原先的大空間隔成兩個用途。


包起來的部分是一間木造和室,走過隔出來的走廊(感覺原先的屋主很喜歡走廊與門),是一個開放式的空間,適合當作小客廳,擺幾張椅子,可惜被和室佔去大部分的位置,所以坪數也不大,但是個採光良好的空間。


與二樓一樣,小客廳有一扇通往防火巷的門,但由於相當陰暗且又只有通往頂樓水塔的用途,所以算是沒有機能的多餘空間。

這樣的一個老屋,感覺不是特別奇趣,但又似乎有那麼些可以玩味的地方,而且台南又是個那麼有魅力的城市,於是我們回去思考了幾天,打電話探詢了些對老房子很有見地的朋友後,很快就決定,搬來台南,展開新的慢步調生活與這個老房子一起開啟彩虹來了新的一頁。

接下篇

+zoom in

勘查完地形後,因為預算以及各方友人的慫恿下,以一介莽夫之姿決定自己設計監造,接著返回台北一方面進行南遷的準備事宜,一方面開始著手進行老房子的改造規劃...

開始構思之初,各處民宿旅行累積的靈感一直蹦出來,但就是無法具體化,心想:得搞出一份設計圖先,但只有幾堂跟當時唸小學的妹妹一起學的素描課經驗,對現在連線條都畫不直的我,完全派不上用場。


於是我陷入苦思,試著學學免費的Google Sketchup,畫半天一個子都畫不出來,最後決定還是回歸簡單的鉛筆加白紙,把腦子的想法以幼稚園的功力盡可能的描繪出來。


既然從幼稚園畫畫開始,就開始恣意妄為的天馬行空瞎畫,也不知哪來的自信到處給人看,常常因為比例過於荒誕不羈,遇到善良的人則好心指引,遇到酒肉好友則以訕笑來給我鞭策。


時間的壓力以及就算畫好了要怎麼進行下一步的未知,讓我的腦子慢慢糾結,好在生活還算有些歷練,總覺得至少天還沒塌下來前也不用太過煩惱,決定開始以“在生活中找靈感”為藉口,一邊享受生活一邊汲取目標性資訊。《圖說:因緣際會下在松江路小路的陽台吃伊比利火腿

散步郊外時思考旅者的心情。


聽大師對談提升思考的層級。《圖說:左起為﹝建築家伊東豐雄﹞的作者謝宗哲先生、元根建設主持人吳武易先生、風尚旅行負責人游智維先生、Shopping Design總編輯黃威融先生》


往返南北的途中參加朋友的咖啡習活動刺激右腦。《圖說:Akumacaca的店長詩鈺在台中菩薩寺以茶道精神融入咖啡的咖啡習活動


在花蓮越牆工園一邊大啖海鮮一邊討論衣櫃需求《圖說:越牆王大哥當日下午在海邊帶回新鮮的海膽與海菜給大家下酒


去花蓮參加婚禮時順道討論衣櫃設計還意外找到燈具。《圖說:花蓮牛山呼庭小牛的原住民露天草原婚禮


與弟弟的小孩晨峻瞎鬧時讓自己的心回到童真。《圖說:相當擅長搞笑表情的峻哥


想法慢慢凝聚,草圖也漸漸接近現實,這陣子這種魯莽的一邊畫一邊問一邊修正一邊完成的過程,就像航海王的魯夫,勇敢去想,勇敢去做,錯了再改在做,我把它叫做『魯夫式設計』。


最後,因為每次修改一個傢俱擺飾位置就要重畫,實在勞神,再加上比例問題常常讓我不知道適合的傢俱大小,所以我隨手撕了張月曆〈夠薄夠大張〉,畫出1:17的平面圖。


然後把路口到處發放的房地產DM,剪成一樣比例的傢俱套件。


這樣就可以在內部討論或自己思考時,隨意的移動傢俱位置,找出最適合的擺飾



然後把它裝進一個小信封袋,隨身攜帶著,一遇到高人就拿出來討教。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這些高人臉上的表情,應該是因為很少看到如此儉約提案而報以“也是可以”的慈愛微笑,但我卻洋洋得意的自以為得到大師認同,竟開始南下找工班準備施工。

接下篇

有吳武易建築師的那張相片
是在鳳凰菩提拍的嗎
真是難得的好建築
不知道吳建築師開始下一個作品了沒
真令人期待


板大您真的很用心
我可以感受到開始起步時的迷惘及無助
不過看完整個系列
覺得您真是幸運
有眾多好友的相助
找到熱心合得來的工班
相信您的RIC一定會實現的

祝 好




Cactus Liu wrote:
啊有吳武易建築師的那...(恕刪)


您好,

有吳建築師那張照片是在台南元根建築的辦公室,也是位於碧波飛建案裡面的一棟建築頂樓
很佩服他們對於建築的用心~
目前元根的近況我們不太確定,但以市場對他們的期待,肯定正在進行下一個有創意的作品~

另謝謝您的鼓勵:) 從摸索到實踐確實是一個有趣的過程,我很樂於讓這些過程與經驗分享給別人,就樣當初這些師傅把他們的經驗分享給我們一樣~
不好意思弄錯了
原來是碧波飛
之前有幸參觀過
事實上
喜歡碧波飛的格局遠大於鳳凰菩提
但是後者卻建得比前者來的精緻~

又看到了一張令人懷念的老屋照片
我外婆家的房子就是這樣的挑高
住起來除了通風之外
一點兒也沒有壓迫感
現在的房子真的是不能比阿
還有崁入式的櫃子
真是懷念呢

偶是台南人,
好期待結果呀...

希望地板有被保留下來

Cactus Liu wrote:
不好意思弄錯了 原來...(恕刪)


對啊~
老房子的每個細節在我們現在看來處處充滿驚喜
嵌入牆壁的櫃子的確很具代表性,還有牆上的磁磚、磁磚的圖案、磨石子樓梯等都很令人玩味~

bobko wrote:
偶是台南人,好期待結...(恕刪)


你好啊,七月底時已經改建完成囉
1F廚房與3F有留下一整層的磨石子地板喔
磨石子樓梯當然也是一定要留下的
但1樓店面與2樓住家爲了方便清潔有貼仿實木地板~

歡迎有空來逛逛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