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是遲來的,因為其實已經入住三年多,為什麼會突然想分享,是因為準備換新屋,除了分享外也留做紀念
買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對我來說是從小到大的夢想,但隨著年齡不斷飆升,我還沒找到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直到開始跟老婆開始討論結婚後才開始努力積極看房,不過雖然說努力積極看房,我也不過就數字網站上到處隨便逛逛,一切還是隨緣
直到有天同事跟我分享他看了一間預售屋,覺得價格還行,就約了爸媽跟老婆一起去看,記得當時下午一點看完,三點已經簽完合約下訂,五點已經回家,比去菜市場買菜還快
下訂簽約對保
基本上預售屋就下訂完後簽約,等職照發下來後,就能對保交屋,因為已經屬於建案的尾聲了,後面的流程一氣呵成,加上三年前的印象,我只記得當天簽約下訂,等通知銀行對保,簽一大堆名字,然後通知驗屋。

房屋格局
驗屋
想想我當時真的沒什麼經驗,驗屋就跟著建商的工程師走,每個插頭、管路、排水、物品確認是否完好無缺,確認完後就寫一張維修單,代銷跟建商就會說他會負責後續的修繕,一年內有問題也會處理,希望我們趕快簽約交屋,我就傻傻簽了,之後上網做功課後看很多人說其實等建商完成修繕後在交屋,比較妥當,不過我當時也沒有特別注意,想說趕快入住裝潢,雖然後續我個人經驗是好像還行,建商還是蠻負責任補強蠻多油漆。
不過我真心建議可以的話,能請專業驗屋團隊來幫忙是最好的,驗屋團隊第二驗的錢也建議不要省,我同事就發生在廁所的管路用非防火材質來填滿,真心覺得很不妥。

我這種菜雞只能抱怨油漆跟一些牆面補強
裝潢施工
職照發下來後,就可以交屋裝潢了,買預售屋有個優點,電梯跟公共區域的保護軟墊都還在,可以省一小筆費用,另外因為我們買在11樓有消防管線,所以我們最少考慮天花板跟調整消防管線高度(讓室內不那麼壓迫,挑高些),另外因為我們在入口有一個鞋櫃空間想要先做起來,其他的就隨緣。
最後因為荷包關係,我們最後找了跟冷氣配合的天花板廠商,直接跟天花板的老闆討論並跟請他幫忙施做門口的系統櫃。,我基本上沒什麼意見,就把想要的東西跟他說,其餘讓他自由發,施工過程我基本上就每天去看一次,每天買罐2L可樂跟2L的舒跑放在工地,希望他們能感受到我的誠意。

門口弄了個全身鏡跟大鞋櫃

天花板採用日本麗士矽酸鈣板跟集成角材
(不過我後來是建議用台灣板就好,因為用起來真的無感
,一坪差300一間房子也差好幾萬,建議還是省下來)

廚房天花板採用一般亮面好清潔為主,除了價格考量外,我曾經煮菜油噴到天花板上去一次,用這種亮面的一擦就掉,很方便,除了原本的櫥櫃外,上面加做了一排櫃子,能收納不少東西
家具選購
為了省錢,我們是到家具店買現成的櫃子,家具店拿目錄讓我們挑(沒看到實體),基本上除了上述的鞋櫃是木工以外以外,我們都是買現成的,雖然價格蠻便宜的,但整個用料真的要特別注意。
電視櫃用料真的非常差放重一點點(一本書的重量),他的板子就會垂下去,沒辦法關起來,只是好看而已

檢討
1.天花板間接照明用起來真的蠻舒服的,雖然網路說會積灰塵,但我一年大掃除一次,感覺還好,使用起來對眼睛感覺真的舒服很多。
2.門口我有安裝一鍵全戶電燈關,這真的非常重要也非常值得,建議不管老屋新屋在裝潢時應該把這個預算加上去。
3.木做鞋櫃建議能開孔透氣跟架高,我們家下面也要求能塞掃地機,讓整個家看起來更加簡潔一點。
4.如果是買預售屋,能多花點錢請人驗屋是不錯的選擇。
5.如果有社區的群組,請一定要第一時間加進去,裡面有非常非常多有用的資訊。
後記
當時整體主要花費占比冷氣30%、木工(天花板、櫃子)30%、電器30%、家具10%,還有很多長輩跟親朋好友的贊助。買房是人生中的一個大事,需要有完整的規劃與功課,千萬不要像我一樣當天看當天下訂,回想總覺得有些欠缺考慮,不過我老婆認為買房就是個衝動,買了就不用想太多(第二間房子也是三天內搞定,看來我們就是個衝動派的。)
蠻常在買了之後很多人說你買貴,說他認識什麼什麼,沒必要為了這些人壞了自己的好心情
。回想這三年入住心得還真的不錯,附近鄰居蠻親切的,但因為工作關係要換到其他地區,預計明年交屋,到時再來分享新屋的樣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