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裝潢糾紛?一招教你如何避免踩雷

最近發現有些版友,對於廠商/設計師的報價方式有所疑慮,尤其是關於後續追加費用的部份,擔心自己是否「踩雷」了?因此特別整理出這一篇文章,教你判斷該如何避免裝潢糾紛。

先來定義一下何謂裝潢糾紛:會發生裝潢糾紛不外乎都是跟錢有關,只要業主認為受騙上當,廠商/設計師又打死不認帳的時候,通常就是發生裝潢糾紛的開始。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原因,廠商/設計師完工之後,跟你當初所設想的完全不同,廠商/設計師又不願意「自掏腰包」修改。這個原因以後再來說明,這一次先來強調有關「報價」方面所產生的裝潢糾紛。

所以說,請一定要跟裝潢廠商再三確認報價方案,也就是說要仔細審查報價單的所有內容,問清楚這一項是代表哪個工程項目。如果只有口頭上說說,建議還是要「白紙黑字」為證。還有最重要的一定要簽約,這也是最常發生裝潢糾紛的原因,因為雙方各說各話、有理說不清嘛!

我知道估價單上面的項目琳瑯滿目…業主很容易搞不清楚,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人「公佈」自己的估價單上來詢價了!但是跟業主解釋工程項目絕對是身為「專業人員」的廠商/設計師應負的責任,如果仗著業主外行而打算進行「呼巄」的話,理應被我列入這篇文章所定義的「黑心廠商」。

那就讓我們來看看,最容易發生裝潢糾紛的狀況為何:

一開始少報工程項目,後續再來追加費用
其實最常發生糾紛的主要原因,不外乎是裝潢廠商在報價單上面,使出了一些「小手段」。

當你跟裝潢廠商談好需求,廠商也報了「一口價」給你,並且明確的告訴你說:「後續不會再增加任何施工費用,除非有額外增加其它的裝潢需求。」

正當你覺得價格合理,符合你的預算之內,便決定請這位裝潢廠商來進行室內裝修。

於是施工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明明一開始已經說好「一口價」,廠商卻忽然跟你凹說「某某工程的費用沒有算到」、硬是要跟你「算帳」,並且後續仍然不斷給你追加費用。

工程結束之後,業主花費的預算反而超出當初所設想的,這也是進行裝潢時最令人反感的眾多糾紛之首。

我的文章裡面將此狀況細分為「四大類」,如果想觀看更詳細的版本,請點選以下連結:
常見的裝潢糾紛-全文版本

如果對於裝潢狀況還有什麼疑慮的話,也可以留言給我。讓我知道說接下來還可以分享哪些內容,謝謝!
有鑑於裝潢糾紛層出不窮,因此致力於推廣正確的室內裝修相關資訊,幫助您降低遇到黑心廠商的機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