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約溫暖木質氛圍
先透過上面兩張照片來呈現我們家玄關、餐廳和客廳的整體氛圍。站在客廳和餐廳中間往大門看過去,左手邊是餐桌、椅,牆面上掛有簡單的層板,可以擺放相框和植物裝飾素淨的牆面。右手邊從門口進來,依序是鞋櫃、走道,再來是用洞洞板和木隔柵裝飾的牆面,既是隔間,也是電視牆的延伸。往窗戶的方向看,以淺灰色沙發為客廳的主角,擺上灰綠色抱枕配色柔和,家具都是簡單且具功能性的茶几和電視、電視櫃,再鋪上木地板,用木質色調營造家中整體簡約而溫暖的氣氛。


我個人喜歡的風格是乾淨、簡單的無印風,在和設計師溝通時,最主要的訴求就是希望能運用大量的木頭材質,營造自然而溫暖的日式木質宅。



設計師重整空間格局
當初買的是兩房的新成屋。我本身是在工程業服務,對新家的裝潢有初步的想法,但是在空間設計上還是需要專業設計師的協助,於是我提供想要的風格和需求,請設計師幫我規劃出現在的模樣。
設計師提供我最實用的價值在於他真的把空間變得更好使用。他建議把原本與客廳相連的主臥室隔間打掉,向外位移擴大臥室的空間,變得跟客廳較為平均。這樣臥室裡面做系統衣櫃後,才不至於壓縮空間而顯得擁擠,小小的調整就能讓臥房更加舒適,也使整體格局規畫後的牆面線條更加一致,能夠增添居家生活的質感。
原本建商提供的格局沒有很理想,從大門進來的左手邊就是次臥室,中間有一個空間和開放式的廚房相連,形成一塊不算方正的區域。如果在沒有隔間的情況下,單純擺放鞋櫃或書桌等家具,進門後整體視覺會顯得雜亂,不符合我對居家空間簡潔的期待,再來就是考量到這一塊空間會因為需要容納大小形狀不同的家具而造成動線不順暢,沒能妥善利用空間、真正發揮價值。

設計師運用進門的系統櫃做出鞋櫃和玄關落塵處,並鋪上磁磚和室內空間加以區別。鞋櫃靠近門口的位置有一格內嵌的空間,用來放置備品。在這裡有一點小心得可以提供給各位參考:當初規劃的時候,鞋櫃底下有預留高度,原先想放當天穿的鞋子,讓它稍微通風之後再收進鞋櫃。
玄關是每天回家第一個迎接我們的地方,除了實用的收納性質之外,看起來乾淨、舒服的感覺就是回家放鬆的感覺。



為了解決大門左手邊到臥房前空間使用的問題,設計師規劃在鞋櫃側面再加上一片木作牆面,隔出一個足以容納書桌和書櫃的工作區域,這樣一來,系統鞋櫃除了實際收納功能之外,還能作為玄關和工作區的隔間使用。而且,在原本開放的空間中隔出一個書房、工作區,能夠滿足我在家需要工作時能夠專注、不分心的時刻,既能充分運用臥室和玄關中間的空間,達到實用的功能,也為居家工作提供一個能夠專注其中的角落。
設計師在木作牆面上則展現另一個巧思,為了避免頂天立地的牆面對使用工作區時形成壓迫感,木作牆的上方運用一片玻璃取代整片牆面,讓我坐在工作區內時能夠維持工作需要的獨立性,視覺上又具有通透的效果,從外面看上去則依然具有良好的隱蔽性。



同樣運用系統櫃和牆面去規劃空間的是走道的另一邊的廚房,原本建商提供流理台形成開放式廚房,如果直接放置冰箱和電器櫃,會因為物品的深度不一致而顯得整個空間凌亂。因此設計師規劃從主臥延伸過來的木作牆面做為廚房和餐廳的隔間,廚房因此變成半開放式的空間,從玄關進門時不會一眼直接看見廚房內,新增加的木作牆面也可以設計成我個人喜歡的裝飾,兼顧家中整體的格局和設計感。
最重要的是,剛開始什麼都沒有規劃的空間,加上原本的格局又不是很理想,在設計師的建議下,將牆面位移或打掉重做、新增木作的牆面隔出空間,讓空間的使用更加方便,動線也更為順暢。以整體規劃的成果來說,家裡的格局變得更加方正,原本開放性的空間根據功能有所劃分,不會有浪費空間或哪一處被閒置的感覺,能夠充分運用每一處空間發揮它的功能,在視覺美觀上,很符合我希望居家風格簡單、舒適的設計。

融合喜好和實用的設計
整個家裡面,我最喜歡的設計就是這片電視牆了。當初設計師建議把原本主臥室隔間的牆面打掉,往外位移後將牆面延伸成一大面木作牆,做為客廳、臥室之間,餐廳和廚房的隔間,就空間規劃而言,這面牆確實讓空間變得更好用,能夠區分不同空間的功能,而且隔間牆不只具備了實用的隔間作用,還兼具裝飾的美觀效果。
我自己很喜歡清水模漆和洞洞板,希望設計師能夠將我的想法運用在他的設計之中,為我打造期望中的居家氛圍。於是我們在木作的隔間牆上整片採用清水模漆,和沙發同色系的淺灰色中有清水模漆特有的自然深淺變化,展現了手工的質樸,可以柔和壁掛式電視的方方正正的感覺。客廳這一側的牆面底下用一致的色調做了電視櫃,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時,視覺上相當清爽,感覺上在家裡就是要這樣自然簡單,沒有多餘的負擔。

建商原先附的主臥室門板在隨原本隔間牆打掉後一起退掉,用木工取代來維持牆面視覺效果的一致性,讓臥室門自然融合在整片牆面中毫無違和感,很符合日式的審美情調。從臥室門左邊部分延伸出去在隔間牆面上的木頭飾板,設計師除了運用我喜歡的洞洞板之外,還加上木隔柵營造出同樣材質但不同線條、不同形狀的活潑變化,成品出來的時候,讓我心裡有一種驚喜:這完全就是我想要的樣子啊!



我們家幾乎沒有多餘的裝飾,因為我喜歡簡約、自然質樸的風格,東西就是越簡單越好看,也越耐看。設計師運用的木隔柵除了線條感之外,隨著陽光照進室內,也會有光影的變化,讓牆面本身就是家裡最好又最自然的裝飾。旁邊採用呈現自然木質紋路的洞洞板,除了符合我想要大量使用木頭元素的喜好之外,可以說是家中最生動的點綴。洞洞板可以隨心所欲的調整擺飾,簡單的擺上相框、蠟燭和植栽,清爽之中又滿足了居家生活偶爾想要煥然一新的布置來營造氛圍感的情調,也可以為空間的妝點帶來活潑又有彈性的變化。從電視牆延伸到木頭牆面飾板的設計是我覺得家中最喜歡的地方。

從交屋後入住到現在已經有一段時間,最大的感想就是:還好當時找了設計師規劃空間格局。隨著家庭成員的增加,家裡的空間依然很夠用,不會因為人變多了就感覺到空間的侷促,我想這都歸功於格局的切割、劃分能夠具有實用性的考量。值得一提的是,設計師在材質的選用,加上設計公司本身配合的廠商、工班,為我們家打造的木作、鋪設的地板,都是真材實料的材質,經過一段時間依然覺得:幸好我當時選用了這些材料。
每天早上起床走出臥室,看到客廳和餐廳簡約的家具和淺色木質地板明亮又自在的空間氛圍,會覺得新的一天又可以美好、清新的展開,居家生活不需要過多的負擔,只要運用自己最喜歡的木頭元素就能帶來層次的變化和溫暖的氛圍,讓我們在家中保有最自然、最舒適的理想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