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氈之電動戳針機 土炮版(3D列印)

這段時間以來較忙碌,不過有一些改進過程來分享一下~

1.為了增加針戳速度,小弟購買四驅車用的24000轉小馬達,直接換上,但限定3V,所以小弟也只試1.5V*2顆電池,結果意料不到的是啟動扭矩反而不強,以至於有時開關一開,10次有1~2次不見得可以開始轉,但只要轉起來,真的是恐怖的快,快到小弟無法以肉眼計數次數,但其實針戳機主體倒是很穩很順~但小弟認為若要與addi進行市場區隔,採用約180次/分鐘應該是休閒級頗適合的速度,也較能有偏向細節處理的用途~

2.從針戳機原型的迅速誕生,到真正想做商品化的設計修改,其實算是漫長的路,不是只有針一直戳而已,那就太粗枝大葉...成熟的設計還要兼顧周圍能取得的零件,搭配性,使用者的容錯性,使用安全性,組裝方便性,甚至總成本的考量...所以後來又增加滿多小地方的改進~例如蓋子的固定,針匣的精密結構來確保羊毛氈越來越硬時,針要夠穩,又還能用簡單工具換針等,甚至電源供應模式的改變等...如果沒有真的做羊毛氈看看,真的有好多設計細節不會顧慮到,光是手握的球狀手把,最後共設計17次才真正接近好用狀況

3.如果想販售,會很便宜嗎?答案是不會,光是小螺絲,由於很難買,所以都是買人家一小包沒幾根然後幾十元之類(尺寸少見只有不鏽鋼可買),小弟知道可以去遠地買秤斤的螺絲,但如果沒有大量做,合算嗎?然後為了組裝簡易性及電力安全(拉扯),不是原本的杜邦線方式可以應付,然後好的變壓器很貴(安全考量)...若加上自己的組裝工資及利潤,真的會覺得addi其實也沒那麼貴了...自造者時代這本書曾經提過一個創客的銷售案例,為何會慘賠?小弟覺得好像自己的可能寫照...或許未來會考慮站在幫助推廣羊毛氈的角度,少量製造,微利的狀況下賣給需要的人,但那肯定不是賺錢的好方式,或許賣出成熟的設計給能大量生產的廠商才是創客的明智之舉了~


zzzrrrzz wrote:
這段時間以來較忙碌...(恕刪)


您真的是非常熱心,不僅自掏腰包進行開發、設計
連羊毛氈戳久會變硬的細節都掌握了

還滿想看您的完成品,期大大能分享實際影片,謝謝您
maru13 wrote:
您真的是非常熱心,...(恕刪)



其實也是希望讓自己挑戰體驗一個工具的開發歷程:(吃飽太閒?)
1.初期快速完成原型機:其實原型機性能還頗滿意,若只專屬小弟使用是沒問題,但由於3D設計上未盡周慮,以至於組裝過程較花時間修飾零件。
2.與羊毛氈有經驗的親戚(休閒級)交流請教:非常重要,也知道了更多需求與設計顧慮,開始修改原本設計並加入那些需求~
3.模擬走向商品化的細節修飾:與原型機相比,這一階段相對於原型機甚至必須考量某些犧牲,但也更周全了整體性能~

想想那些工業設計界的職業級專家前輩,真的是非常不簡單,好的商品設計絕對是很困難的過程,通常原型設計乍看之下是商品化的80%核心,但其實商品化的過程將佔去80%的時間...

開場更新貼上影片了~有興趣可以參考看看喔~

接近完成時,會與maru13大大聯絡,一定讓您夫人試用的~
影片檔更新了,主要是加上字幕及配樂,所以請看影片時務必把youtube的字幕選項打開
(可惜一隻手必須拿手機錄,沒法示範當場羊毛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