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我殺的 wrote:
神話安全? 不過您聽到別人安全也不錯,您就會說 "發明出來代表啥? 做得最好?"
我神話誰了???反正您還是最安全不是嗎?
又再給我帽子了...我發覺你「節錄」還有「引申」的功力很高耶...
請你找出我有說過任何一句是Subaru安全性>>>>>Saab or Volvo的post...
我從來不覺得,也沒說過Saab/Volvo安全性比Subaru差....有嗎??? 有嗎??? 有嗎???
"發明出來代表啥? 做得最好?"這句話你拿來這也是斷章取意...怎不把前後文拿出來?
人不是我殺的 wrote:
承蒙您看的起A4,是馬力來區分是嗎?還是無敵安全性?
不是我分的,是價位分的...有問題去找各大car magazines...
人不是我殺的 wrote:
即時搬出33000美金SAAB 9-3 AERO TWIN TURBO
您也是會說前驅有啥,又沒有水平對臥,拿所有的options後的GT就夠了...
我說過了? 在哪? 好大的帽子...
james-bc wrote:
不過您還是一直提倡著"還算是看得起A4..."這類的話????? 不是嗎?
一直? 我記得這是我第一次說...而且是以性能、操控、reliability為出發點來說的...
我提倡了啥? 有逼你信?
人不是我殺的 wrote:
您看不起的A4
又來了,我有說我看不起?!
你很愛做這種事耶,我跟你很熟嗎?
人不是我殺的 wrote:
別說別人開心就好,板上開過其它車種的人都被你看不起就會開心嗎?
我「永遠不會」也「從沒說過」會看不起其它車或是買其它車的車主...所以收回你這頂帽子...
有的話請找出來...不然請為你的不負責言論道歉....
你老是在猜我想說啥,我跟你很熟?我有猜過或想過說你心裡想的是啥? I don't know you and I don't care.
還有,我對所有的車主都是說他們的車是「good car」,因為這是他喜歡的...
可是當說到我個人的感覺,我當然會有所高下區別...based on my understanding and feeling...
說出來犯法嗎? 一言堂?
james-bc wrote:
PS:subaru的B柱有八層之厚,請問無窗框的設計,不把B柱強化行嗎? 我也有過敞篷車,它的A柱您覺的會有多強呢?
你把順序弄反了,B柱強化不是為了無窗框的設計, 而是無窗框的設計是為了B柱的強化與整體性...
敞篷車A柱也許很強,可是這樣會影響車頭潰縮空間與形變能力...會比較好? 我不知道...
麻煩找個切面圖或是相關資料讓大家長長知識...OK?
Anyway, 要討論可以...不用送帽子給我...
我覺得一些人已經不是在討論了,是在做人身攻擊..
你要說Subaru爛,我真的沒意見,我很open minded的...只要你拿得出實例...我完全能接受...
我最受不了的是有些人硬把我沒說也沒想過的事,斷章取意加上過度延伸成好像是我說出來的...
你是台灣龍X風編劇? 還是我跟你很熟?
我覺得我浪費太多時間在看這個thread了,真的不行了...
I should get a life and stop posting before getting banned.
james-bc wrote: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JUSTY在當時是最便宜的國民車之一,是沒$$的人在買的!
(本來不想說的,被逼到忍不住說出實情..呵)
So what??? 重點???
BTW, 這跟某明星所說的「菜脯蛋是窮人在吃的」是一樣的意思?
Car #1: 2011 Hyundai Sonata 2.0T Limited Car #2: 2012 Ford Edge SEL + 205A
eqt2010 wrote:
請你找出我有說過任何一句是Subaru安全性>>>>>Saab or Volvo的post...
我從來不覺得,也沒說過Saab/Volvo安全性比Subaru差....有嗎??? 有嗎??? 有嗎???
這點我倒是要替你說話...
印象中你只說過Subaru安全性不輸北歐雙雄...
沒說過Subaru安全性贏過他們...
eqt2010 wrote:
B柱強化不是為了無窗框的設計, 而是無窗框的設計是為了B柱的強化與整體性...
新的Impreza似乎有窗框...
不知道Subaru是不是改變B柱的強化方式了...
eqt2010 wrote:
BTW, 這跟某明星所說的「菜脯蛋是窮人在吃的」是一樣的意思?
可是菜脯蛋真的很好吃啊啊啊~~~

eqt2010 wrote:
I should get a life and stop posting before getting banned.
The first and simplest thing you can do is stop arguing with them.
Besides, this article is going to be locked sooner or later anyway.
viewsame wrote:
前幾天去試駕過subaru legacy完了以後,還蠻滿意的!!雖然馬力捎嫌不足~不過以一百出頭可以買到這樣的安
全配備!!感覺就很值得~~尤其看過了珍珠白顏色的實車後,更滿意!!
試駕完了以後剛好路過opel的經銷商~想說看看也好!走到門口,銷售員的桌子就在門旁邊~也不見他上前來開
門,(至少起身做個樣子嗎!!)接待的是一位女性銷售員,旁邊還坐著一位男的面無表情~
東看西看了以後,又聊了一下,女銷售員得知剛剛去試駕了subaru,馬上說"subaru跟我們的級數差很多喔!!"一
附看不起subaru的感覺!!頓時心中感覺有點差,請問板上的大大~~兩個牌子的級數真的有差很多嗎?!在我心中
subaru堅持自己的造車理念我很欣賞~把錢花在研發而不是在廣告行銷!也許我不了解opel,有請各位指教!!
希望了解這兩個品牌的大大來發個言!!讓大家更了解這兩個品牌~~
之前被停權,希望復權後第一po不要馬上又被浸水桶~
上面是原po的第一篇,我看我們還是回到他所提問的部分好了~
我來說說我的"個人"意見好了,說不中聽也請兩邊支持者別氣~
先說Opel,
德系血統,無奈現在已成為美國車廠旗下牌子之一,
在台灣維修普普,雖然原廠口碑不佳,但一般民間修車廠還是多能搞定~
不過一般人對德系車的概念多是引擎出色 (瑞典安全,法國操控,德國引擎,義大利.....超跑~)
偏偏Opel的引擎並沒有特別讓人稱道的地方,
只能說中規中矩罷了,然而知道自己的弱點就要加強別處來補強,
Opel給人感覺雖然沒有驚人的動力,但外型和配備上似乎也比起一些歐系車種來的好些~
再來說說Subaru~
多虧版上的eqt兄,讓我們見識到這冷門車種的一些理念與獨特之處,
Subaru的優點eqt兄已經講解很多次了,
讓我說說Subaru的....."非優點"~
車好卻賣不多總是有道理的,買車也買行銷不是嗎~
如果車子只是單純講求四個輪子能動,那行銷學也就不用讀了~
我認為Subaru最大的問題就是行銷 (某些角度和ACURA有點類似.....)
就實力來看,Subaru的車種往往能越級幹掉其他車種,無論是速度或是操控,
但有多少人多少時間會天天抱持著我要越級幹掉其他車種的心態在路上開.....(是有啦,應該不多才對~)
當然有些人(特別是Subaru的買家~)會希望不要太多人買Subaru,不然稀有度就變低了~
這是個很矛盾的想法(就我而言),又希望大家不要太認識Subaru,又希望大家認同Subaru.....
如果今天Subaru能賣的如雙B一樣的銷售量,那可能連市場阿婆也許都能朗朗上口其優點~
畢竟廣告天天撥,周邊的人也常買,能見度增加情況下,對Subaru這牌子的優點也更瞭解~
所以我覺得Subaru應該多花點錢在行銷上,無論是車體美觀的設計,品牌定位等,
這樣出色的本質才有更多的買家~
簡言之,我個人認為........
外在條件或給一般人討論下, Opel的等級是高過Subaru的 (較佳的外表,歐系車種的加持下)
但對車子玩家來說,Subaru的等級是高過Opel的 (傑出的性能與操控)
講到最後,端看你的需求囉~
briangwang wrote:
之前被停權,希望復權後第一po不要馬上又被浸水桶~
呵,要被停權也是我比較有機會,不用擔心...
briangwang wrote:
我認為Subaru最大的問題就是行銷 (某些角度和ACURA有點類似.....)
就實力來看,Subaru的車種往往能越級幹掉其他車種,無論是速度或是操控,
但有多少人多少時間會天天抱持著我要越級幹掉其他車種的心態在路上開.....(是有啦,應該不多才對~)
當然有些人(特別是Subaru的買家~)會希望不要太多人買Subaru,不然稀有度就變低了~
這是個很矛盾的想法(就我而言),又希望大家不要太認識Subaru,又希望大家認同Subaru.....
同意,這就是Subaru車主心中永遠的矛盾...
唉~看看Toyota會怎麼玩吧..
BTW, Subaru車主除了是老人開的舊車以外,大多在路上碰到都會揮手致意一下...
很喜歡這種感覺...
有時間去Saturn dealer看看Aura / Sky Roadster好了,看看Opel是不是真的這麼好...
Sky is one of the best looking convertible in the market right now. 蠻有興趣的...(尤其是Red Line)
雖然edmunds.com給他評價不是很好...(fit and finish, ride, etc.) 看來是被GM給搞砸了...
之前有在mall裡看到Aura...感覺還不錯..可惜門鎖起來了...
但我相信exterior/interior design應該是比Subaru(Legacy)的好...
(雖然我蠻滿意Legacy的內外裝了..)USDM Subaru <<<<<<<<<<<<<<<<<<<<<<<<<<<<<<<<<<<<<<<< JDM/AUS Subaru
(真想搬到澳洲...
)briangwang wrote:
所以我覺得Subaru應該多花點錢在行銷上,無論是車體美觀的設計,品牌定位等,
這樣出色的本質才有更多的買家~
是啊,可是成本就轉到車主身上了...
Subaru的定價在美國已經算是同等級車中高的了...
廣告再用力打下去,不知道會賣到多少錢...
BTW, Mazda CX-9很不錯耶,等有小朋友後應該會放在強力考慮名單中...Zoom Zoom~~
brian大啥時要回台灣啊? 我對你的MS6有點興趣~看到時有沒有錢了..

Car #1: 2011 Hyundai Sonata 2.0T Limited Car #2: 2012 Ford Edge SEL + 205A
briangwang wrote:
就實力來看,Subaru的車種往往能越級幹掉其他車種,無論是速度或是操控...(恕刪)
其實並沒有什麼越級挑戰的事情.會給大家有越級的錯覺,是因為很多人對車子不了解而造成的誤會.
對不懂車的人來說,車子只有一種分類方式,那就是售價等級,那些人不論討論哪方面,永遠都是套用售價等級去理解.售價比較貴的車子性能一定比較好,安全性一定比較高,一定比較舒服,一定比較奢華,一定比較不會壞,版金一定比較重,過彎一定比較快………許多討論版上毫無常識的文章都是來自於這個概念.賣得比較貴的蘋果,它熟透了之後是往天上飛的;只有那些便宜的蘋果才會往地上掉.
真的要分等級,分開來看性能等級,安全性等級,妥善率等級……才是正確的做法.比較貴的車子,通常分數總加都會比較高,也就是贏在總體價值,但分項評比的成績卻未必名列前矛.
把售價等級套用來評比性能,當然會出現許多越級挑戰的事情.既然是討論性能與操控性,那就應該是要套用性能等級來評比才對吧.
天兵三號 wrote:
其實並沒有什麼越級挑戰的事情.會給大家有越級的錯覺,是因為很多人對車子不了解而造成的誤會.
對不懂車的人來說,車子只有一種分類方式,那就是售價等級,那些人不論討論哪方面,永遠都是套用售價等級去理解.售價比較貴的車子性能一定比較好,安全性一定比較高,一定比較舒服,一定比較奢華,一定比較不會壞,版金一定比較重,過彎一定比較快………許多討論版上毫無常識的文章都是來自於這個概念.賣得比較貴的蘋果,它熟透了之後是往天上飛的;只有那些便宜的蘋果才會往地上掉.
真的要分等級,分開來看性能等級,安全性等級,妥善率等級……才是正確的做法.比較貴的車子,通常分數總加比較高,但分項評比的成績卻未必永遠名列前矛.
把售價等級套用來評比性能,當然會出現許多越級挑戰的事情.既然是討論性能與操控性,那就應該是要套用性能等級來評比才對吧.
這就回到最根本的問題,
開版者買車是為了自己,還是也想顧到別人的眼光~
我相信沒人會是絕對為了自己爽就好(也是會在乎別人的說法嘛~)
也沒人完全不考慮到自己的需求~(不是別人喊爽就好的......)
買車其實永遠都是在這兩邊做平衡,當然每個人的平衡點也都不會一樣的~
一般人看車本來就多是以售價來分,
別說對性能瞭解,許多車主所謂的瞭解也多只是針對自己車子的車廠瞭解,
啥頭燈小改了些,尾燈怎樣等,一般不是車主的人誰會注意這麼多~
愛車的出主往往一眼就能分辨車子的年份,依小小造型上的不同能區分出廠時間......
講數據,拿資料其實在現在網路發達的情況下一點都不難,
但只是純粹想得到朋友羨慕的眼光,公司女同事(學校女同學)想跳進車的衝動,
那可能就不是隨時把數據拿出來分析比較這麼簡單的事了......
eqt2010 wrote:
是啊,可是成本就轉到車主身上了...
Subaru的定價在美國已經算是同等級車中高的了...
廣告再用力打下去,不知道會賣到多少錢...
其實廣告行銷這種東西比性能和操控更為虛幻,
有人常說買車不要只買電子花車,一堆沒用的配備等,
要買那種看不見的操控底盤,安全性等~
但其實我覺得廣告行銷也是人們買車時很重要的一環,
每一個車廠和每一款車都有一些對手,
如何讓買家覺得買的車的價值大過自己所花的錢,
覺得自己開的車好過其他對手車種,
那就是在行銷了~車子是商品,講了再多的性能數據還是個商品,
是商品就不能逃出行銷,廣告,定位的魔力~
eqt2010 wrote:
BTW, Mazda CX-9很不錯耶,等有小朋友後應該會放在強力考慮名單中...Zoom Zoom~~
brian大啥時要回台灣啊? 我對你的MS6有點興趣~看到時有沒有錢了..
我訂好機票7月23號閃人 (終於........)
不過竟然要花24小時才到台灣......
7月25號早上到台北,總算結束被流放異國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