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300 wrote:
修正自己身體、語言、行為的偏差?
怎樣算偏差?怎樣算不偏差?
惡劣的環境都可以泰然處之?
確診的時候也能夠如此?
有癌症的話怎辦?要怎處理!?不求病好?
佛教到底是信什麼佛!?
初始不是因為悉達多?
身心安樂就足夠了?
是啊,怎樣叫做『身心安樂』呢

最強的一個問題是:
例如我這個人,一定是「誤」以為
耽溺在某種,身體的、心靈的 ...
享受
叫做『身心安樂』
求不得苦?

白話文,求得了,就不苦了

最強問題是這樣的
到底是 " 誰 " 決定,說
啊,我求得 這個 就不苦
啊,我求得 那個 就痛苦

閩南語是這四個字 - - 作得來 A
一般是說這四個字 - - 自作自受
在 自作自受 的情況底下
有人苦
有人不苦
不苦的,要不,是當下直接暈倒 ( 耽溺、沈醉 ... )
要不,是當下解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