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專業的東西,即便是國語也是一樣,大多是外來語的音譯或意譯,那我說原文就好了,這個年代會討論專業的話大家多少都有些底子,在我們的圈子,說『尺神經』遠不如說『ulnar nerve』來的順口。而除了這些之外,討論症狀、應對、治療的時候,用台語討論幾乎是常態,因為我們就是這樣對病人說明的。對病人來說,『尺神經』跟『ulnar 神經』會差很多嗎?如果他也不去找相關資料,這個只不過是一個專有名詞而已,如果他自己會上網找資料,那麼給他 『ulnar nerve』會更有用。
無論從國際上看回來,或是從個人處看回去,我都不認為一個語言討論專業的東西很厲害字彙很多,會對他帶來很大的優勢。
-----
題外話,台語說『想念』的時候會用一個詞,念起來像是『心悶』,有人知道這個寫法是怎麼樣嗎?
文山小藍謅記: http://thomas-lan.blogspot.com 癲癇進修劄記: http://nyepilepsy.blogspot.com
台語基本上是有字且可以書寫(外來語不算), 而且是非常文雅的! 舉例來講, 我們台語講有趣叫"性適", 是不是很有古趣且文雅!
台語本來就是古漢語, 只是又加了些外來語罷了! 如果去看看日文, 越南話這些中國週邊國家的語言, 你會發現很多蛛絲馬跡! 像台語跟日語都稱蛋為"卵", 我們好像沒在古書裡看過有人用蛋這個字眼. 另外台語跟越南話稱眼鏡都叫"目鏡". 我想這些名詞可能古代是很通用的才是. 還有台語稱鍋子叫"鼎", 這些都在在證明台語是古漢語!
其實我們現在講的國語, 是跟滿語混出來的變種語言, 你看國語的英文名字(mandarin)便知! 國語是跟胡語混的, 台語是古漢語, 怎可能國語比台語文雅?
有一陣子, 我在書局找看有沒有許慎的"說文解字"這本書, 因為我想那裡面應該有很多古漢語的正確書寫方法, 念一念可能對書寫台語很有幫助! 但是一直都找不到, 真是殘念!
fecl4 wrote:
dw大,想請教個問題
聽說粵語的發音基本音最多,印象中高達14個
(另外印象中客語大概12個,台語大概7-8個)
甚麼是基本音,我忘記是不是子音母音
總之,我想問的是
聽說母語的基本音越多,對其他語言發音的掌握越容易
(不是指懂那種語言,純粹指發音的部份)
dw大有這種感覺嗎?好奇而已
感謝dw大
有粵語的基礎來學台語,就我的經驗來說是比較容易,因為台語有很多發音是國語或是中原北方語系的語言所沒有的,而粵語、閩南語、潮州語有很多相近的發音,所以學起來相對的就比較容易發音。
再來文法上,這些中原南方語系大多是五胡亂華時中原人氏南遷所流傳下來的,雖說難免有一點差異,但是大體上的用法是相通的,粵語裡把「吃飯」說成「食飯」;喝茶稱為「飲茶」,台語中也是一樣的「食飯」、「飲茶」,不過是讀音不同。就像香港發行的官式文件上的中文你也可以看的懂,正統的文字是大家都一樣,只是用不同的讀音,至於所謂香港字那是香港另創的俚語俗字,台灣不也是一堆自創的俗字嗎?
學習語言發音準、文法對,就先佔了優勢,接下來就是用心及練習了,常說就會流利,最重要的還是用心,才能言之有物。
那些長久以來享有諸多權利的人,忘了這是由許多人犧牲奉獻換來的。
.你是說"思慕"的人那個'"思慕"嗎?? 在KTV有看過...

超猛的啦~~
就像陰森購物台我不覺得賣東西有多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