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選擇權) 提升教育品質卻不增加額外的費用的解決方案 歡迎有小朋友的家長入內討論

brain417 wrote:
是唷~還真是偉大呢?...(恕刪)


對雲林縣教育有興趣

可以自己google一下歐



難道過去幾十年的的教育方式

只能教出茶來伸手 飯來張口 連資料都沒辦法自己搜尋的人才?
突然驚覺

為何一個小小的體制外教育要被大大宣揚,而且是特定縣市

是真正的教育目的還是?



S大這位老師的經濟能力太好了,

老師應該玩不起這樣

一般老師很少做那件事


難怪有些戰術很像,一點都不感恩自己的老師

我們鄉下人都很尊重老師的

卻反其道而行


驚覺,原來宣傳是這樣玩的!



swiftboy wrote:
瑞典的制度似乎沒有「拒絕權」制度,所以沒有「選擇權」問題.

假設學校辦得很好,有3000名孩子要來讀,教室和師資只能容納1000名,那應該擴大規模.

如果學校辦得很好,只有3名孩子要來讀,教室和師資卻能容納1000名,那教職員應該自行結束學校,教職員無退休金自動解職,可大幅節省納稅人金錢.

如果不推行「教育選擇權」制度,就無法淘汰不適任教師,那麼教改要成功是不可能的.


恕刪)


要真這樣搞
偏遠地區肯定沒有學校..
以台灣人的習性
這的確會促進與加速集中化概念
屆時市區萬人以上的中小學將是常態.
現在的環境
GOOGLE是好用的東西
資訊非常透明

兩篇優缺點分析得十分詳細
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http://web.ed.ntnu.edu.tw/~minfei/artical/schoolchoice.pdf
http://www.ncyu.edu.tw/files/site_content/giee/%E5%AE%B6%E9%95%B7%E6%95%99%E8%82%B2%E9%81%B8%E6%93%87%E6%AC%8A%EF%BC%9A%E6%95%99%E8%82%B2%E5%85%AC%E5%B9%B3%E8%88%87%E7%B8%BE%E6%95%88%E7%9A%84%E9%9B%99%E5%88%83%E5%8A%8D.pdf

邊緣化的是
我們這些農漁勞工階級的小孩
我們將更弱勢
更無翻身的一天
supersunday7776 wrote:
突然驚覺為何一個小小...(恕刪)


這棟樓是討論
(教育選擇權) 提升教育品質卻不增加額外的費用的解決方案

討論的高度並不在單一學校層級

更不是去討論一些還沒有發生的問題





supersunday7776 wrote:

http://web.ed.ntnu.edu.tw/~minfei/artical/schoolchoice.pdf
http://www.ncyu.edu.tw/files/site_content/giee/%E5%AE%B6%E9%95%B7%E6%95%99%E8%82%B2%E9%81%B8%E6%93%87%E6%AC%8A%EF%BC%9A%E6%95%99%E8%82%B2%E5%85%AC%E5%B9%B3%E8%88%87%E7%B8%BE%E6%95%88%E7%9A%84%E9%9B%99%E5%88%83%E5%8A%8D.pdf




相當不錯的文章

在第二篇文章結尾

伍、家長教育選擇權的啟示與建議中有提到5點

一、設立各種不同類型學校,允許更多的選校機會~比起其他縣市~目前看起來雲林縣比較有積極的作為~

二、成立專職諮詢機構或透過各式傳媒,提供選校的相關訊息~目前台灣尚無任何縣市政府有明顯作為

三、積極補助弱勢族群家長,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資源~目前雲林縣的實驗教育入學辦法~都是在地學生與弱勢家庭優先入學

四、相關法令必須鬆綁,配套措施有賴法律的保障~民國100年的國民教育法已經鬆綁

五、「學校不等於教育」,彈性處理家長選擇在家教育或理念學校~目前台中市立法委員林佳龍正在立法院為此目標努力中~上個月的新聞也有報導~


第二篇文章是發表於2004年



8年後的今天 我們看到雲林縣政府的努力 大致已經完成上述目標

所以是時候推動來開始家長教育選擇權了~~


又只是丟兩個教育名詞出來
然後問題就會解決
一點本質內涵都沒有
還有請不打著雲林縣教育的名號
你個人的空想不要脫雲林縣教育下水
前面就有人講得很清楚了
很想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教育體制
培養出版主這樣只看自己想法的人

prno112 wrote:
台灣自從民國90年教育鬆綁,
將森林小學之類的實驗學校承認其學制之後,
早就可以讓家長選擇,供其孩子就讀,
華德福學校跟森林小學都是所謂實驗小學,
政府目前沒有禁止學生就讀,也承認其畢業證書。
而且,家長如果要自己教,在家教育也是可以的。
如錫安山教派。
我的意思是:家長選擇權並沒有受到限制。
如果你家長的時間很多、錢也很多,想讀華德福學校,沒有人禁止喔。
swiftboy wrote:
這棟樓是討論
(教育選擇權) 提升教育品質卻不增加額外的費用的解決方案

討論的高度並不在單一學校層級

更不是去討論一些還沒有發生的問題



很明顯大規模實施就會產生很多問題
教育選擇權+教育券就行不通了
你的目的再明顯不過了
隨便將兩個教育名詞硬湊在一起
還不是為了你所認同的華福德教育
難以捉摸我的心 wrote:
前面就有人講得很清楚...(恕刪)


3個學校可選擇就叫做足夠???????????????

天阿 ...................

公務員或老師要抗拒改變 也找個像樣一點的說辭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