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選擇權) 提升教育品質卻不增加額外的費用的解決方案 歡迎有小朋友的家長入內討論


swiftboy wrote:
瑞典的制度似乎沒有「拒絕權」制度,所以沒有「選擇權」問題.

假設學校辦得很好,有3000名孩子要來讀,教室和師資只能容納1000名,那應該擴大規模.

如果學校辦得很好,只有3名孩子要來讀,教室和師資卻能容納1000名,那教職員應該自行結束學校,教職員無退休金自動解職,可大幅節省納稅人金錢.

如果不推行「教育選擇權」制度,就無法淘汰不適任教師,那麼教改要成功是不可能的.


所以如果當年度有100個孩子的家長選擇要給同一位老師教!那這位老師就要教100個孩子囉!
這是獎勵優良教師還是懲罰優良教師啊!

而且依台灣的想法,
我相信教100個孩子的老師和教10個孩子的老師領的薪水一定是一樣多!

大陸還有教師分級制,不同等級的教師領的薪水是不同的!
台灣嘛!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或許推得動,但要增加優良教師的薪資,我看很難!

mitchelskuo wrote:
大陸還有教師分級制,不同等級的教師領的薪水是不同的!
台灣嘛!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或許推得動,但要增加優良教師的薪資,我看很難!


台灣現在也有教師分級呀!
分成2688教師、代理教師、正職教師。
薪水領得不一樣、工作差不多。

prno112 wrote:
台灣現在也有教師分級呀!
分成2688教師、代理教師、正職教師。
薪水領得不一樣、工作差不多。


這兩方面是不同的吧!

代理教師和2688教師不一定需要教師證,只需大學畢業即可!
正式教師是一定要取得教師證才可報考!(要修教育學程並實習)

---------------------------------------------------

再回到前面所言,
如果只有3個孩子就要教師辭職,
那一堆偏遠地區的學校都要關一關、老師都開除好了!

有3000個孩子就讀只能容納1000個孩子的學校,那就要增設教室和師資的話,
大概要叫哆啦A夢來才行喔!教室和設備有誰可以幾個月就增設完畢啊!

如果今年3000個,明年剩2000個,大概又要被批評浪費經費了!
mitchelskuo wrote:
這兩方面是不同的吧!...(恕刪)


所以想歸想,要做是很困難的。
台灣的教育就是爛在太多沒上過教育現場,卻愛出一堆主意的人啦!
很多教育理念很棒,但不一定代表適合所有人、所有地方啊...
我的相簿 http://photo.xuite.net/blackeyecat

prno112 wrote:
台灣現在也有教師分級呀!
分成2688教師、代理教師、正職教師。
薪水領得不一樣、工作差不多。


另外,代理教師和正職教師工作內容差不多!
但是2688教師和正職教師的工作內容就不同了!
不過2688教師辛苦的地方在薪資不理想!
國小一節260元,一週上20節也才5200元,
一個月也才20800元,比22K還少,能吸引什麼人呢?

Kisd wrote:

我懂了,就跟大學選課差不多的意思嘛

可是大學教授可以當掉學生

國高中的老師可以當掉學生嗎

遇到恐龍家長之類的該如何解決??

當然每個家長都想要自己的小孩遇到好老師

但是不是每個家長都是好家長

現今台灣社會走後門的多的是

那好老師不就很可憐.....


您的概念差太多了

選擇完全不同辦學理念的學校

怎麼會跟選課那麼細的東西相提並論?



mysteryguy wrote:

小朋友的教育非常需要家長的幫忙。
現在很多家長忙於賺錢,讓小孩子放牛吃草,功課趕不上進度,這不打緊,重點是在家庭以外的地方學壞了也不知道。也管不了。



是的

華德福教育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

在於他一開始就完全強調(家長參與)這一點

家長沒辦法做到(家長參與)這一點~教育就先失敗一半了........

mitchelskuo wrote:
所以如果當年度有10...(恕刪)


我們選擇的是辦學理念契合的學校~不是選擇老師

一個成功的企業體或是學校

不會因為走了一個員工或老師就失敗




我能夠理解在目前體制內的悲哀 就是家長只能奢求能夠有一個好老師

但是體制內教育的大前題 就是除了體制內教育一種方式以外 家長並沒有其他多元教育的選擇

那麼在這個前題下 家長的確只能求神問卜希望有個好老師來教自己的小朋友

mitchelskuo wrote:
這兩方面是不同的吧!

代理教師和2688教師不一定需要教師證,只需大學畢業即可!
正式教師是一定要取得教師證才可報考!(要修教育學程並實習)

---------------------------------------------------

再回到前面所言,
如果只有3個孩子就要教師辭職,
那一堆偏遠地區的學校都要關一關、老師都開除好了!

有3000個孩子就讀只能容納1000個孩子的學校,那就要增設教室和師資的話,
大概要叫哆啦A夢來才行喔!教室和設備有誰可以幾個月就增設完畢啊!

如果今年3000個,明年剩2000個,大概又要被批評浪費經費了!



您的問題事實上有非常多的處理方式

事實上小朋友讀體制外學校的家長~頭腦通常比較不會那麼殭化~容易接受新觀念~

重點在於您提出這些問題的背後~我看到的是害怕改變 抗拒改變~


blackeyecat wrote:
台灣的教育就是爛在太多沒上過教育現場,卻愛出一堆主意的人啦!


這項最多的就是怪獸家長吧!
光是孩子在家裡和在學校、外面的行為不同,就無法理解了!
所以我的孩子都很乖才會成為「至理名言」啊!

像現在教育現場有多元評量,這是很好的做法,尤其是對國小生來說!
但我就聽過有家長會長對學校實施多元評量,尤其是每班的方式不同有意見!
多元評量、教師專業自主這些進步的做法,卻被無知的人所抹煞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