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用匿名的病例來提醒觀眾要注意健康,我覺得就沒有問題,問題是在於那個節目是用嘲諷的風格把匿名的病例當笑柄講。很多年以前有個姓鄧的心理醫生也曾經上于美人的節目對社會事件的當事人做過好幾次個案分析,這種做法也是沒有醫德,不用經過測驗跟訪談就能作心理分析,而且還是在節目中公開講社會事件的當事人的心理狀態?
病患個資若有妥善隱藏,應無公開隱私的問題。上節目,本來就是廣告,談生意,和醫不醫德無關。那某天翻開報紙,看到某醫院或某醫生,大談醫療成果或新醫療技術,是不是也等同樓主提出的情況?也是沒有醫德?這些都是廣告,心照不宣,各人要自己做判斷。
老何boss wrote:某台電視的醫師好辣節...(恕刪) 那些上節目的,不見得是好醫師,很多都是譁眾取寵的醫師罷了,醫生不像醫生,藝人不像藝人,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令人唾棄。利用平面媒體塑造自己是名醫的更大有人在,南部有位軍醫院退伍的眼科醫師,目前在私人醫院任職,就擅長撰寫假新聞博取知名度,開刀失敗例子不在少數,衛生局調解賠償,卻還上健康2.0暢所欲言,令人搖頭髮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