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sunday7776 wrote:看到這麼多支持高捷的...(恕刪) ok阿~我有坐的話就拍給你看或者叫我有坐高捷的朋友傳照給你好了不是說支持什麼的,但是為什麼要反對??真的..不要有什麼建設在高雄就要一天到晚來攻擊這是國內公共建設難道不需要嗎?一定要等到交通打結了才要來做這些事?!接下來如果台中也蓋捷運你還反對嗎?/我是很贊成的
louisa. wrote:ok阿~我有坐的話就...(恕刪) 台中目前是在辦BRT。就循序漸進的說法的話。這是教育民眾養成搭乘大眾運輸系統的習慣。就大眾運輸系統的普及教化程度來說。這是學走路的階段(若都還是私家交通工具為主,那算是嬰兒學爬的階段)很明顯得高雄正在越級打怪,然後拼命的使用『呼叫援護』技能。就交通的公共建設來說,我還比較支持長途客運或公車偏遠路線的持續經營。即便他每年都還是呈現虧損的狀態。都會區的交通運輸再規劃的時候就該考量營收虧損的問題。連都會區都要虧損到偏遠鄉鎮的居民來一起承擔的時候。別說都會區的居民還有沒有臉了。誰還要待在鄉下讓人宰!?說句不禮貌的。我很懷疑高雄市捷運的一週運量比新店客運新店烏來線公車都還少。
我覺的有好幾位鄉民,很有主見的說的頭頭是道,比那些只會去立法院簽到和演戲的一些人好太多了.國家需要你們,快站出來吧,別再一直潛在01了.我覺的高雄捷運目前少人坐和虧錢的原因是.1.地點偏遠,不夠便利.青埔站附近連一間屋子都沒有2.站與站太近,浪費成本,就我家這附近來說.加工區到橋頭糖廠這段,中間的青埔站跟後勁站是多餘的捷運我很少在搭,我上班騎車只要5分鐘,跟本不需搭,只出遊聚會的點離捷運站近才會搭,不過我還是支持高捷啦!!加油!!
斑舺 wrote:高雄很早就有輕軌了...(恕刪) 好舊的照片啊~ 這些應該是7,8年前讓民眾免費試乘輕軌的照片吧?!居然這裡可以看得的馬路旁的好像是......是"大統"百貨 ??!! (不太確定)還掛著時下最流行的okwap手機海報以前常去高雄玩怎麼不知道高雄輕軌已經通車了 也查不到高雄輕軌班表...
yhchao wrote:==========...(恕刪) 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認真來說這是國際展覽。主辦國是:台灣(中華民國)然後在『台北』這個城市舉行。全民支出你有什麼意見?哪天台灣能承辦亞洲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等等。你也要拿來說嘴不成?若這樣也要列入『地區』性在比較。那每年國際三大IT展的Computext Taipei。你要不要也列進來鞭一下!?連『國際』、『國內』都分不清楚,邏輯性非常糟糕喔。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辦得很成功。讓國際看見『台灣』試問高雄捷運虧損的很厲害。是有啥功勞?還是正面的效果?最後,現在花博園區免費進場。還沒來看過得話。是可以來看。不用在那裡耍嘴皮說你沒看過。
我也在高雄市區(31期) 住了十幾年要說的是 這是理性與感性的糾葛...口頭愛高雄? 還是行動礙高雄? 要面子 還是顧裡子...感性: 輕軌是特色 台北有的 高雄為什麼不能 為了以後城市發展著想 ...理性:高雄路大好停車 車流量就算上下班 也多花不了什麼時間輕軌又不是救護車 也是跟公車一樣要等紅綠燈 也是一樣到站牌等車就汽機車來講 少一個車道做輕軌專用道 日後跨越這些鐵軌會有一些影響高雄這些年人口有增加嗎? 增加多少?高捷現在每天實際運量 跟預定運量 還有損益平衡運量?板上支持輕軌的 捫心自問 有多少人每天真正依賴大眾運輸系統的(花媽自己 由其是私下搭過幾次?)高捷進站車廂有幾節 看起來似乎8成滿的車廂對照偌大的站體(2節/原設計停幾節?)跟北捷比起來的班距時間 掛載車廂 行經人口區域密度?上下班地點不在捷運沿線上的 真的耗時 花錢 又痛苦偌大的站體 上下班之外有多少人進出 ... 去看早上10點的獅甲站有多少捷運站商家? 一般的生意如何?合併後的高雄只照顧原先的的高雄市區跟鳳山嗎? 那美濃 旗山 那瑪夏鄉市民的權益?輕軌為什麼無法BOT?現在高捷BOT企業 如何苦撐每個月虧損約2.5億,都不算折舊及利息,每個月仍虧損1億甚麼都要跟北捷比...在營運規模,營運績效,重置能力,永續經營等條件各方面都差很大...比不過的 再扯一堆理由 找一堆藉口好好發展山海河城市的特色 自然一堆人會移入 進來投資甚麼都要拿台北來比 只是凸顯自己自信跟特色的不足高雄會讓人喜歡感動的 就是那份屬於陽光自然 略顯悠閒還沒有飽和的輕鬆步調哪天高捷真的撐不下去了真的要兩手一攤擺爛 中央買單? 還是住市區的市民很有氣魄GUTS 自力救濟?站在理性分析不是看衰 而是就事論事台鐵虧損 跟偏遠地區的公車 是必要之惡別為了市區偶爾的便利跟風光 犧牲更多民眾(全台/偏遠地區)的權益 跟後代負擔月入2萬開MARCH 還想開賓士...這很不負責/實際市長一任四年 負債賠20年不見的付清 更何況越來越重看她高雄淹大水時的態度 還能說甚麼...別用天龍國 花博 顏色 工讀生等扣帽子 民粹字眼(高雄也有世運場址) 太多的理盲濫情看看務實的德國跟揮霍的希臘 就知道國家的強盛衰敗竟如此不同所以現在高捷的問題明顯就出在運量不足,就算不扣折舊及利息這些沈入成本,營業收入連日常的營運成本跟維修費用都無法負荷家裡養一個小孩都有問題了 還打算再生一個?甚麼時候運量可以打平別再畫大餅編美夢 騙人騙己...想不想要有 跟需不需要有 還有...有沒有能力"永有"...都不能區分 就文多 放幾張史特拉茲堡的輕軌 提供參考人家可是平日的任何時間 都有一堆人在站台等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