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德國廢核 瑞士/義大利相繼宣佈廢核


MisterDog wrote:
+1 跟對岸買我們也...(恕刪)


然後對岸把核電廠蓋在福建,廣東...
一出事.. 全部又吹回來台灣!!
好爽的非核家園!

再喊個兩聲"配套"爽一下!
沒有知識也要有常識 沒有常識就去演新聞
實際上

台灣由於工業基礎太薄弱

完全沒有能力制定能源政策

只能依靠他國成熟的技術

所以等他國用到不想用了,才會留給台灣用

畢竟這種大案子,要靠大量的錢跟人,才有可能做的到

中國只是搞的終端節能(1W論壇),就可以動員一萬名博碩士工程師

台灣?

想太多了,先讓老百姓有安全的食物比較重要吧!
我比較好奇的是~2022年時~台灣國民的年所得~是否能跟德國一樣~能源自給及科技水準是否也一樣?(不知道那些喊廢核的政客~哪來的自信心?台灣到時候可以追美趕日~超越德國)
既然不可能達到德國那樣的水準(德國到時候能否達到目標還是未知數)~那台灣廢核就只是喊爽的~那為何現在一堆政客在喊爽的?答案不言而喻O
(別再發這類的討論文章了~~司馬昭之心~意在沛公~真是夠了)

a290861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是~20...(恕刪)



沒有別的用意 更別扯政治
單純就能源問題 當是一個可行的方向 爲什麼不開始做?
我們總是找了很多理由 因為什麼什麼而自我設限.

現在還出現拿德國的所得跟科技來比較? 很好笑
德國的確所得高 科技高... 所以他們發展再生能源是應該的?
我們所得低技術低 沒資格發展就是了?

技術是你願不願意投入去做的問題 如此而已.
還是想永遠等別人發展完 再買來用 這種心態做任何事永遠都別想跟人競爭

Dr.LDS wrote:
沒有別的用意 更別...(恕刪)


你說的真好
我也認同
幹嘛老是自我設限

所以眼光放遠格局放大
我們直接跳過核不核的
就研究移民外星球吧
把整個台灣都搬到潘多拉星上
德國當前核能與火力 分占總能源22%與43%
他們不但在2022要關閉核能 未來要將再生能源提高至50~60%(2050前)
德國總是依據自己的思維 做覺得該做的決定
相信他們有有激烈辯論 經濟民生等等議題 但就算是困難 對的事就該義無反顧

當然不是鼓動台灣激進廢核的 但應該要能看到明確計畫 明確時間
產業該如何? 產業也要順應趨勢 不然就該轉型
例如更多的先進國家 以研究發展取代製造 掌握更多的技術與利潤

還有請不要有比爛的思維 比爛的思維不會進步.


------------------以上為樓主的文----------------------

把關鍵字標出來之後,會覺得樓主的想法過於一廂情願,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沒有看到任何一份報告或數據在闡述這個部份..

或許這麼說..

我會覺得樓主認為德國作什麼事就是心思縝密,目光長遠...

所以相對於我們,核電廠是隨便管理變蓋?是否繼續使用核電官方是沒有縝密評估?
沒有考慮到對於民生有什麼影響?

個人是認為這只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還沒出去比賽就先沒志氣了..

雖然...我不否認德國的工藝技術以及基礎教育建設真的扎實許多..

雖然我對於國人的作風有些搖頭...但如果要怎麼果斷的去評論兩者哪個好..
就這些資訊是過於一廂情願了些...



lcn3338 wrote:
現在石化基燃料(煤 ...(恕刪)


我寧可高電費,也不要無"耳"子.
去看看福島的無耳兔.
一堆昧著良心的擁核嘴泡王..........!!
Dr.LDS wrote:
沒有別的用意 更別扯政治
單純就能源問題 當是一個可行的方向 爲什麼不開始做?
我們總是找了很多理由 因為什麼什麼而自我設限.

現在還出現拿德國的所得跟科技來比較? 很好笑
德國的確所得高 科技高... 所以他們發展再生能源是應該的?
我們所得低技術低 沒資格發展就是了?

技術是你願不願意投入去做的問題 如此而已.
還是想永遠等別人發展完 再買來用 這種心態做任何事永遠都別想跟人競爭...(恕刪)


德國可行, 台灣有啥條件?
連最基本的軍武, 藥品, 疫苗都得外購了..
不會爬還想飛?

別忘了德國人把太陽能高耗能,耗水,高污染的產線設在台灣..
台灣還很高興呢........

rsa wrote:
我寧可高電費,也不要無"耳"子.
去看看福島的無耳兔.
一堆昧著良心的擁核嘴泡王..........!!...(恕刪)


用講的誰都會
油價一漲, 電費一漲當初講啥都忘了..
Dr.LDS wrote:
德國當前核能...(恕刪)
那2022台灣會改國號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