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zanny wrote:以下是我收集的目前...(恕刪) 大部分都是拼音字口語音如何,就用字母音拼出來好像用字音符號兜成那個音來表示那個字漢字真的比較特殊,象形 · 指事 · 會意 · 形聲 · 轉注 · 假借
lastnote wrote:其實也有阿拉伯書法 這比較接近"font",font型態雖然有變化,但因複雜度遠不如漢字(字母文字的特性),所以變化性/創新性天花板是很低的,基本上各語系字母畫都是類似的等級。
charakahoshi wrote:我覺得諺文(韓文)的概念相當有趣類似用注音符號去組合成文字其理念十分現代化 現代化? No,朝鮮語同音字甚多,諺文其實是閹割文字,因為已經無法用純文字清楚傳達意義。
基本上自源性的文字大多朝意音文字發展,典型的是漢字,楔形文字,古埃及文字,馬雅文字然而除了這些幾大自源文字系統外,其他區域基本上很少發展出成熟的自源文字系統意味著其他民族如果想要文字的話,就必須引入這些成熟的自源文字系統但對於其他民族而言,在文字被引進後,會發現自身的語言在使用別人的文字上不是很方便所以就會朝三個方向去發展,第一種就是依照該類文字的造字原則,產生出自己的意音文字譬如越南的喃字,金國的女真字,西夏字等第二種就是參考原先意音文字,建立起一套音標系統,來和原先的意音文字混用日文,早期的韓文,西亞的亞述,阿卡德等早期的閃族語系都是例子最後就是直接從原先的意音文字為參考,發展出純粹的音標文字古波斯文和原始西奈文字就是個例子後來隨著原始西奈字母對外的傳播,各民族依照自己的語言習慣改造拼音系統所以成為今日絕大多數文字屬於拼音的原因至於楔形文字系統在與埃及文字系統的較量中落敗,才導至最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