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出街。新居大廈附近:搭火車去市區興角,經過其中一個站,列車停下車門打開,站著地鐵職員,手裡拿著折板,看起來準備放在列車和月台的空隙,以便他身後的輪椅乘客上車。可是小文的世界沒有巧合,小文轉身走,職員望著小文轉身的表情:下午人多的菜檔,老翁在身後,另一個經過望回到新居樓下對面新居樓下
小文不是任人欺侮的,即使是她生小文出來。小文的遭遇極不正常,受的苦遠遠超出想像,正因她是母親又參與,傷害是雙倍。小文何止罵她,簡直想摑她一巴。這樣寫,也會刪嗎?遭遇不是母慈女孝,怎能粉飾太平,寫出太平字句!
分租房的門鎖因為地產代理有後備匙,小文問了地產代理可以自行更換,這日就在房裡拆下門鎖量度長度並拍照,將門鎖原樣裝回去後,帶上手機去分租房附近的五金鋪或配鎖匙鋪,出示手機門鎖照片,問有沒有這款的門鎖.問了幾間,都沒有,樓下有一間五金鋪A倒有,可是拿出的鎖並沒密封單獨包裝,是一個大袋裡裝有很多舊鎖而鎖匙任意抽出配匙那種,每把鎖收費$150;距離10分鍾腳程的另一間五金鋪B也有,一樣沒密封單獨包裝的舊鎖,一樣收費,這五金鋪店主是個老翁,拿出一把有硬紙板及塑膠包裝看起來是密封的鎖,說這把$175.小文的房門鎖是很舊式的鎖,而非新型鎖,這價錢偏貴了,不知是這區的價錢固定,還是其他地區都同價,小文想去其他區格格價,以回家問問離開了.很快住到了酒店的最後一日,這時是一月下旬.那日早上小文先把行李寄存在皇茂酒店行李部並辦理了離店手續,然後上班去.公司所在地糖麻天區,鄰近閙市興角區,小文下班後,先到興角區的公園街,那裡有很多便宜的家品店,購買了幾項雜貨,包括掃把及抹窗神器,這些都有很長的手柄,背包放不下,就用很大的購物袋裝著,手柄露出袋外.這種風格出現在酒店大概有點怪.一般人住酒店是為了休閒,拖個20吋行李箱輕鬆來個說走就走的旅程那種.但小文當時背著上班用的背包,側掛著露出各種手柄的大購物袋,出現在酒店,取回兩件行李,這風格,大概很特別.大家會問,為什麼不在分租房附近買.因為小文不熟這一區,而第二日就是年三十了.從年初一開始,所有店鋪將會關門好幾日.小文本來的打算是在酒店過年,而不是在什麼都沒有的分租房過,因為訂酒店程式提高了房價才臨時改變主意,所以準備倉猝.在這十一二日內,經歷了食物中毒大便出血` 求醫` 暴哭` 被酒店房務員撞房門` 找到分租房` 辭職` 添置家居用品,就到了農歷新年.從皇茂酒店搭地鐡轉火車,一小時到了分租房那區,住了一晚.第二日,年三十,因為仍未買鎖,就去五金鋪B買那把看起來是密封的門鎖.老翁店主說換鎖的就是你自己不是家人對不對?第一次來,這店主不認識小文,正正常常的說話,這第二次來,他認識了.有人在小文一兩日前離開後,通知了這老翁,否則他不可能無端端自己會知道.後來小文發現每去這區的每一間鋪,就有人在後面找上這鋪的職員,非法散播小文隱私.這時,這老翁店主知道了,後面就出了事.當時小文付款$175,拿著鎖回去分租房,準備換鎖,才發現包裝並非密封,只不過是隨便找個硬紙板盒,裝進一把舊鎖,然後在四個方向用釘書機釘了一釘,而已.比起那些用大袋一袋群裝起來的舊鎖,沒方別.難道這個很可能是為了方便掛出來而添加的非密封的硬紙板盒,值175 – 150 = $25??這老翁店主認識小文,小文的隱私包括實時位置資訊及住址都在洩漏,這把舊鎖的鎖匙隨時可能已被配備,五金鋪的門口本身就有一台大大的配匙機.這店鋪就在同一區。換了是大家,在這處境下,會怎麼做?小文回到這五金鋪B,要求換另一把密封的鎖,老翁店主說這一款有盒裝著的只有這一把.小文說這把是舊鎖,指著鎖上的鏽跡給他看.老翁說所有有盒裝著的鎖都這樣,然後不斷轉身,翻看店裡其他掛著的鎖,想示範“所有的鎖都生鏽”,沒有.除了那袋一大袋裝著的群鎖及小文買下的這把生鏽,其他沒找著.小文問可否退錢.老翁店主忽然發狂,高高舉起小文買下的那把偽包裝鎖,大力摜在玻璃桌面上,發出很大響聲,並高聲說:”退錢當然不可以你報警啦.”小文從未見過這樣兇惡的店主,還是老翁,就算不可以也有另一種表達,他選擇了這種,發狂,高聲,叫報警.這時有幾人路過或到這店問價,但沒人伸出援手.這種情況下,大家又會怎麼做?小文致電報警,幸好這次有帶手提電話出來.888報警熱線說會通知警察到場.老翁大概沒想到小文真的會報警,也沒想到真的會有警察到場,說:”你可以找小額錢債審裁處,也可以找消費者委員會.”好像不肯退錢的不是他,與他無關,反與小額錢債審裁處和消費者委員會有關似的.大家知道,凡是該管的不管,叫你去找什麼部門,必是沒用的,敢叫你找,是知道沒用,要將球踼走.他一開始叫報警大概也知道警察不理這種事.但警察會到場,出乎他意料,又改口叫找另外兩個部門.這兩部門是給他踼球用的.而且,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句很熟,在哪裡有聽過?是小文被訂酒店手機程式CLUUC及外環迷你酒店聯手騙走訂金$1200時,小文向消費者委員會舉報,後者將個案轉介給旅遊業監管局處理,而旅監局的回覆就是,經CLUUC林姓職員聲稱聽過小文和CLUUC客服吳小姐的電話錄音沒發現有承諾過任何事情,而旅監局認為整個流程沒任何問題,就是建議小文找小額錢債審裁處和消費者委員會.這兩部門,這時就在老翁店主口中說出.而他知道小文的隱私,大概包括旅監局對小文的回覆.警察來電,說已在趕來途中,叫小文也可嘗試找小額錢債審裁處和消費者委員會跟進.聽,這話,熟不熟?到場警察認不認識小文?一件事被人騙錢,而沒法追究,而隱私又洩漏到廣為人知,大家覺得後果是什麼?同情?同聲聲討騙錢公司的惡行和監管當局的不作為?NO.是被騙的機會,將陸續有來.惡毒的人會有樣學樣,挑戰你能不能追究到底,只要有一次不能追究,他就像CLUUC一樣,白賺了.老翁店主的行為就是最好例子.甚至皇茂酒店房務員敢連撞房門,必也是基於小文詢問酒店能否退回差價或以餐劵補償被拒` 暴哭及投訴後,隱私洩漏` 衡量後的行為.酒店的拒絕,也是基於明知道小文隱私洩漏作出的決定.那麼大家可以問,訂酒店手機程式CLUUC的林姓職員,以及負有監管責任的旅監局的曾姓及葉姓職員,又知不知道小文的隱私?猜!隱私洩漏,帶給小文的,哪裡只是跟蹤.騙錢` 撞門` 該管部門聽任不管,甚至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這像管理良好的現代社會嗎?小文仿似置身綠林,到處此山是我開。這時老翁高聲指責小文在年三十要求退錢.看這說的多無辜!你不也在年三十給人舊鎖嗎?還當新鎖價錢收!還聲大夾惡扔鎖指責.小文大聲喝他不必這樣大聲.場面激烈。這老翁行為像誰?像那瞪著眼要衝過來的警察父親.等了很久,警察未至.這時一綠衣老翁出現,說家門被鎖沒帶鎖匙,叫老翁店主上門開鎖.老翁店主即刻答應並拿上開鎖工具準備離開.小文告訴綠衣老翁警察正在趕來.大家如記得,去年十月被地鐵老翁非禮事件中,電車司機知道警察正在趕來,就拒絕開車,並叫乘客下車,乘客都沒異議.這個綠衣老翁卻冷笑道:“叫警察慢慢等啦,我家開門要緊.”邊說邊踏上店門口托高一級的臺階,想將小文擠下狹窄的臺階.老翁想貼身擠下女性,想想這畫面!小文站定不動.“托”來了,要叫走老翁店主,警察來到,去哪找人問話?換了是大家,怎麼辦?紅衣老翁店主
綠衣老翁不斷在五金鋪B外催促,叫老翁店主快些,據他所講,是門被鎖了,而不是門被開了被盜了,催促成這樣很假.老翁店主走出五金鋪,用食指指著小文說:“浪費警力.”好像叫小文報警的又不是他.兩老翁揚長而去.這時警車才到.警車本已停下,忽然又向前開多幾米越過小文.高個子警察下車,似乎做司機的矮個子警察不肯下,高個子警察於是繞到司機位和矮個子警察說些什麼,矮個子警察才打開車門走出.這開頭已不好.矮個子警察勉強過來問了小文幾句,知道老翁店主已被人叫走,不驚訝不緊張,走到五金鋪和留在鋪裡的老翁女兒問話.高個子警察過來問了小文幾句.背對小文的矮個子警察和老翁女兒講了一會後,面向著小文方向的老翁女兒開始微笑.這不是好兆頭.小文一直以為綠衣老翁是老翁店主一家叫來的”托”,原來還有另一種可能.矮個子警察和老翁女兒講完後,轉身說已備案,可以給你備案編號.你可以找小額錢債審裁處和消費者委員會跟進.小文說這五金鋪並沒收據提供,找其他部門跟進如何證明購買行為.矮個子警察又去和老翁女兒說了一會,回來說因為店主離開,這女兒無權開出收據,不過,你可以提供這備案編號給這些部門,我們警察可以證明.這時那把冒充密封新鎖的舊鎖仍放在五金鋪門口的桌子上,高個子警察說建議你取回.小文就去取回那把鎖.若不取回會怎樣?小文很好奇.兩警開車離開.小文並沒去找任何部門跟進.旅監局跟進有大量紀錄提供且有根有據投訴的CLUUC公司騙錢事件,都跟進成這樣,找其他部門有卵用?老翁店主敢叫你找,要你耗費心力勞師動眾,多半是知道不成,才敢,否則一早退錢.他敢,說明一個問題,只要他不肯退,無人可追究.或者無人願意代消費者追究.於是隱私嚴重洩漏的小文,被CLUUC騙走$1200,又被五金鋪老翁騙走$175.那把舊鎖並沒用來更換門鎖,留著.新年後,大約過了半個月,2月初,另一間五金鋪A才開門.小文拆下門鎖,想直接拿去給店主看.一走出新居大廈電話響起,旅監局一個葉小姐打來,說只講幾句,卻原來是通知原來那位曾小姐不再跟進此事,而要轉給很PRO的調解組跟進,為什麼曾小姐不自己打來通知,而由一個未接觸過的葉小姐打來通知,是個疑問.這樣一講就講了20分鍾,這段時間小文的分租房是沒鎖的,誰都可以進去.小文沒其他選擇,那很PRO的調解組後來證明並不PRO,關於CLUUC的投訴不了了之,還專門選小文拆下門鎖離開分租房時通知.小文講完電話,拿著實物門鎖,進去五金鋪A再次想買鎖,店主也是個老翁,但這次櫃檯裡坐著一中年女人在教一小孩讀書.之前有說過在街上不斷有父母帶著小孩向小文走來,小孩是佈景板之一,這狹窄的五金鋪安排女人和小孩坐下,明顯提前做了佈置.上一次來,這店不認識小文,這次來,認識了.幕後安排的人,如何知道小文買了的鎖沒用作更換?又哪裡來的時間佈置好女人和小孩?放小孩在這裡是讓小文覺得可以放心購買嗎,還是另有用意?五金鋪A的這一款鎖,也是放在一個大袋內並沒單獨密封包裝,價錢也一樣$150,但沒像五金鋪B那樣,出古惑用假包裝冒充密封新鎖收貴$25.他們讓你看,他們的鎖是這樣.小文仍然沒買.問問大家,如果知道賣鎖的人認識你,知道你住哪裡,知道你的實時位置資訊什麼時候在家什麼時候不在,而那把鎖並非密封,後備匙隨時可以提前配好,而大家又都在同一區,這樣的鎖,你們敢買嗎?買了更換的話,風險是減低了,還是增加了?就是這樣一個常識題.他們若不認識小文,小文的隱私沒洩漏,這鎖沒密封也可以買,否則,不能買.針無兩頭利,他們若有了他人的隱私就不能做這鎖類生意,在一些公司,這叫”避嫌”,或者迴避.這甚至不只是避嫌.隱私洩漏牽涉的並不只是利益.就像電影劇情,臥底執行任務被認出,問對方怎麼發現,對方拿出一份報紙,樣貌和任務都印在報紙上。如果小文在新居出事,有人查問原因,有沒有撬門痕跡,有誰知道小文行蹤。。。。。。這些,猖狂到,鎖匙被人掌握,行蹤無人不知,連警察都知,好嗎?大家明白連警察都知意味著什麼嗎?並不是只有警察知,而是警察知道無人不知,而無任何行動,還在五金鋪以舊充新扮密封一事上,實際上偏幫了五金鋪。五金鋪老翁這種人品,一旦握有配匙,想想能做出什麼來?對治安負有責任的警察,像是獵犬的嗅覺消失,聽任發生。你一下阻止隱私洩漏擴散, 一下阻止可能配有後備匙的鎖類出售,軟性資訊和硬體防備,至少要攔下一個。可警察,什麼都不做。小文這段期間月月出事,跟蹤毆打非禮騙錢食物中毒大便出血中醫院拒診西醫院安排老翁醫生探肛,樣樣來,若門匙掌握在他人手中,再出什麼事,誰說沒可能?出事有沒有人負責?沒有,且更多傷害會陸續有來。小文的處境,可怕到像置身沒王管的世界。所以,這些人認識小文,他們的鎖,不能買。後來上淘寶買鎖,2日後經順豐速運收到.貨價人民幣25+運費人民幣32=總數57.淘寶鎖也不是嶄新,但狀況好過上圖很多,也沒密封包裝,小文仍有微詞,但可以原諒,因為價錢反映了.淘寶鎖的安全性一樣存疑,因為運輸途中經過很多手,沒密封不知會發生什麼,而小文情況又特殊.但就只能這樣了.這是個沒安全感的世界。
6月3日出街,一出分租房所在走廊,另一邊樓梯走出2人,是同一分租房的另一房住客。去旁邊街上地產代理店鋪交租,同時兩男子迎面走來,一個在行人路上,一個在馬路上搭火車去外環地鐵站逛,一出站,有藍衣老翁望,台階下有幾個食物處職員在稍後的5分鐘內,有幾個食物處職員出現在另一條街的前面,站在紅綠燈處,小文轉入橫巷,有一個食物處職員迎面而來。有時不一定是男職員,在小文新居附近有幾次,迎面而來或後面跟著的,是女食物處職員,幾次在不同地點,似乎是同一人。小文並不反對看見穿著制服的政府職員不令人反感地執勤,可是造成的效果是We're watching you ,卻不那麽好玩。轉入另一條街,有紅衣男子在對面街向這邊拍照再向前走一段,有黑衣老翁在對面街望過來,然後穿過馬路過來這邊,留意他後面紅色車輛的車頭方向,他要是過馬路要看車,不會望小文方向,而應望他的左邊即後面。他卻一邊穿過馬路,一直盯著他右邊的小文方向。黑衣老翁穿過馬路,走到小文這邊的街口,走到兩個綠色郵筒和一個黃色消防泵的旁邊,一開始是背對的。這是上圖的完整街景,放大看可看得更清楚老翁的位置移動,他一開始,是站在上圖左邊車輛那邊,請留意車頭方向,即小文方向,然後他穿過馬路,過來小文這邊,站在街口。要是小文繼續向前走,就會和他擦身而過,於是小文也過了馬路對面,即上圖左邊車輛那邊,那是黑衣老翁原本所在地。小文經常一條街要Z字型走,走很久走不完,就是這緣故。這時老翁挨坐兩個綠色郵筒旁邊的黃色消防水泵,又望過來。小文向前走,開始越過左邊車輛,老翁在右邊繼續望。越過車輛後,走到了老翁的平行相對位置,忽然前邊來了輛警車,如圖,左邊是警車,右邊綠色郵筒處是老翁,留意他臉部轉動的方向。他肆無忌地望,而警車來了。警車的後面10米,是另一輛警車警車出現處,會有老翁。小文並不認識這老翁,但他認不認識小文,天知道?他為什麼在兩輛警車的前面肆無忌憚地望不怕你發現,天知道!沒被跟蹤過的人不會明白這感受,有人跟著你盯著你,看起來並非善類,而你不知道他是誰,為什麼,光是猜測及擔心,已很辛苦。而這樣的人每次出街,有很多。更大壓力的是,警車/警察就在前面,而這樣的人,依然多,更肆無忌憚,小文今年一月中的街頭暴哭,那就是在受傷、流血、看中醫被拒、看另一間中醫老翁拖小孩不斷出現、中醫師參與演戲、誤吃午飯趕不及空腹抽血、警察警車出現發現竟對事情無幫助還可能反過來。。。。。。警察助力無限小,對方壓力無限大下,發作。未完。繼續向前走100米,忽然對面街出現2個女人,黑衣女從左邊鵝肉店走出,藍衣女從右邊出現,同時出現在對面馬路,望著小文方向。她們像約好一樣,同時從兩個方向走出,望向馬路對面的小文,這若是偶然,機會率是多少黑衣女很快轉身,走回餐廳,藍衣女鍥而不捨,走得更出,繼續望。又走了十分鐘,一個嘆冷氣的女保安,穿著長袖制服走出,迎面而來。走路到附近的銀鍾區,進入平古廣場,還未到門口,小孩不斷出現,門口走出幾人,女人轉頭望向小文進入商場這已經是精簡了。小文一年都不會來一次這區,不可能有認識的人。為什麼會有人認識自己?這就是壓力。
今年一月下旬,農歷新年頭幾日,小文就在新居附近逛.慢慢發現,去了哪間店鋪那間店鋪的職員會認識自己.到餐廳或外賣店會忽然有黑衣職員走出,水果店明明頭幾日是個年輕男職員看住某些水果,某日開始小文走近時忽然換上黑衣老翁,雜貨鋪女職員認識自己,小白里廣場坐著的男性,大部分面目不善,在自己經過時會回過頭看,連街邊掃地的穿反光衣的清潔工人都認識,街上清潔工隸屬食物處管理,前面說過食物處職員認識自己,但情況差到連最前線的清潔工人都認識.是基於什麼目的?這些人對他人隱私知道得太多,而操守不足,撞門` 騙錢` 跟蹤` 騷擾就會無日無之.後來的警父就是一個很好例子,哪怕警察兒子就在旁邊,想跟就跟,想衝就衝.有日,走入連鎖家品店實利,先後被兩個老翁跟蹤,第一個很快走了,第二個在家品店內跟著,小文在兩行家品之間不經意看到一米外的店內通道上,有老翁盯視自己,是的,盯視,小文轉身不看他,繼續看家庭用品,忽然身後伸來一隻手,在旁邊拿起一支貨品看,手背長了老人斑.小文轉頭一看,那老翁站到了身後.小文終於決定求助,致電一間據網站介紹有近半個世紀歷史的婦女中心協會,接線生問小文是否有地方居住,是否受到暴力對待.小文覺得被跟蹤騷擾是一種精神暴力,而且引致自己受傷,說了不斷報警但警察不理,搬到其他區居住仍受到嚴重跟蹤.接線生說這些情況在電話說不太合適,可以去協會各個分部跟社工講.於是1月30日,小文出發去這協會位於荔樹角的總部,不敢提前預約.這總部離荔樹角地鐵站相當近,在附近街頭,有兩個警察正在查行人身份證,進入總部所在大廈,一同等電梯的人認識自己.相同情況又發生了.即使來到一個陌生地方,首先警察知道,其他人也知道,等在同一座大廈內.哪怕沒預約,只用了手機上網查這協會的簡介及總部地址.上到這總部所在樓層,兩個女職員應門說求助的話須去分部,並提供了最近的分部地址,只相隔一個地鐵站.他們的網站當時並沒註明總部沒這服務,到了才說.小文又返回地鐵站搭了一個站,出站時感覺再被跟蹤.這分部位於一個公共屋邨二樓平台,走樓梯上去後,有黑衣老翁就在樓梯口站著.在二樓平台到達這分部之前,先經過幾間協會,其中一個好像叫退休警察協會.小文有不好感覺.進入這分部,一個30歲左右的男子接待了小文,好像自稱社工,帶領小文進入一個房間,然後聽小文講述事情經過.小文講到流淚,然而這男社工不肯開個案跟進,只說協會的工作通常都是協助婦女找工作之類,像小文這情形仍需繼續找警察.小文報警從年頭報到年尾,而警察不理,去找婦女組織又叫繼續找警察.那如果警察仍然不理?這就不是警察的問題?也不是婦女組織的問題?是誰的問題?還可以向誰求助?無人施以援手,問題卻一直存在.日復日年復年.這是什麼前奏?小文很擔心自己,不肯離去,繼續講.男社工又提供另一個觀點,表示小文應繼續看心理學家進行開導.小文原本在東八龍公立醫院有看過大半年的心理學家,因疫情在2022年初暫停.但弔詭在,看病本應在保證病人隱私下的情況進行,小文的情況卻是,隱私嚴重洩漏,所有對話被偷聽傳播,包括看醫生和見工.這種情況下,能放心和人交流嗎?誰願意在這情況下做公開表演?大家問問自己!而且即使心理學家方法有效,這邊紓緩了心理狀況,那邊無休止的跟蹤騷擾各種傷害,又讓創傷繼續,讓那邊的努力打回原形.所以事情又回到了原點,必須先解決隱私洩漏,從而解決跟蹤騷擾,然後才是看醫生和找工作.男社工不同意,仍說應繼續找警察.你不是說去年12月跌傷後去警署報案被趕走,警察問老翁有沒有用手推你嗎?那你應找警察跟進去年9月被老翁毆打事件.小文說自己去找的話,根據過往紀錄,擔心警察不理,希望協會協助跟進,有個團體在後面支援,總好過自己一個人.男社工拒絕了,不肯開立個案.小文只好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