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結案/{發洩文}客服人員就該這樣被罵嗎?

撇開講話的態度不說 這本來就是你們公司自己要解決的不是嗎 為何要消費者處理?

bzchang wrote:
好啦,脾氣這麼大有助於討論嗎?
序號,號碼,阿拉伯數字對你沒意義,難道連那提醒你查帳要出示本單的國字都沒意義?
今天在討論的是小七
牽扯到家樂福的帳單你也管太遠了,我沒興趣
還有,我昨天才又去小七繳錢,優惠單跟繳款證明單,明明白白的分成兩張給我
難道你跟我去的是不同一個體系的7-11?
難道小七後面多印了幾個優惠單,上面的就不是繳款證明了?
...(恕刪)

這一篇從一開始討論主軸沒歪掉,
重點就是客人拿公司寄的繳費單去7-11繳費,店員收錢蓋章,拿顧客聯交還客戶存查,
以上手續與一般郵局,銀行,手機門市,第四台公司櫃台....,雷同,
7-11 要另外轉帳到那一公司,另外印收據/感熱紙,這是你7-11 的事,
去郵局,銀行,繳各項費用為何郵局,銀行,都只蓋章,沒多個"另外印 收據/感熱紙" ?

尼斯 wrote:
這一篇從一開始討論主...(恕刪)


那你得去問統一囉

不過我印象中

電信帳單去台哥大門市繳款

除了帳單收執聯之外外,也有一張繳款證明耶
ken8686 wrote:
您要說超商 vs 客人也可以啊
問題是客戶已提出證明文件了
這時球又回到超商或電信業者手中了
要嘛~超商或電信業者查出此筆費用下落
要嘛!超商或電信業者證明客戶該收執聯係偽造或有其他不立於客戶證據
您一直陷在蓋有門市店章收執聯是無效的
當律師跟消保官都認為門市收執聯是最後依據
您卻一直說主張無效.....這

誰說有效? 誰說無效?

案例是消保官+消費者去跟超商爭取權益

我支持這個案例中 消費者+消保官去跟超商爭取權益

你支持這個案例??

尼斯 wrote:
這一句是妳該說的嗎?...(恕刪)



依正常流程來說

店章最多只能當作澳客自己去找7-11查繳款紀錄的證據

對電信公司來說

不算已繳款證明沒錯

一張帳單只蓋了店章

沒有收款金額沒有繳款時間

也沒有收銀機編號等等

甚至在電信業者這邊拿到的還是"傳真"後的版本

就算電信客服傳真給那家7-11門市

人家也不見得會信吧

當然是澳客自己拿正本去找7-11查才對

想念抬頭就能看見月亮的時候。
做越久,忘越多;老鳥狀況比我多! wrote:
Ken大大你不要再吐小天天了,他都怕你怕到要出國了

樓主是小妹,關鍵字"小妹"已經出現,小天天很用心很認真的...

你為什麼一直針對我這個"男人"

討論各有立場
爭論不過是誰該舉證去負這個求證的責任

==
人身攻擊請適度喔

你不要去扯ken8686大
就事論事
他的言論有他的觀點與立場

整棟就你一直再亂來扯這個
很難去遵重你的言論耶
151515151515151515151重複


天南地北雙飛客 wrote:
樓主不更新
小弟也要準備出國玩了
暫時不奉陪了


祝你玩得高興喔...

天南地北雙飛客 wrote:
你支持這個案例??(恕刪)

如果客戶真的有繳錢~
然後超商和電信業者卻不承認客戶的蓋有店章收執聯
當然支持客戶去找消保官申訴
不過找律師大概不划算了(不符合經濟效益)
其實我跟您最大看法不同是在於
蓋有店章收執聯是有效還是無效的
您有您的觀點~我有我的論述
大家敲敲鍵盤~繼續看下去~等待結案囉
對於兩方不同的意見..我自己也想知道怎麼處理比較好

所以今天利用了點時間..
我以消費者的立場分別打了電話給消保會和消基會..

#(我開樓的案例.客戶自己說是托家人繳的)#

我敘述情況:我說我今天托人去繳費..家人只給我一張有蓋超商店章的的我的帳單收據..沒有超商的收據..
電信公司說都沒收到我的錢..要我自己去問超商..這樣對嗎..不是應該要電信公司自己去問超商..我都繳錢了..

回答情況~~

消保會:
因為繳費的人才是當事人..本來就是該由消費者自己去問超商這筆錢去哪裡了..
這樣的方式才會比較快..
如果當事人不願意自己去..那要對電信公司提出申訴..不過時間冗長..
但是電信公司還是有權利要求消費者提出繳費的證明..才能去問超商
有蓋章理論上來說當然可以表示有繳費..但是沒收到錢的話..就是消費者和超商間的問題.

消基會:
消費者繳費時候就要保存收據..如果有收據證明自己有繳費..電信公司就要處理..
消費者和電信公司之間是債權和債務的問題..
電信公司可以跟消費者追討費用..
有蓋章可以主張有繳費..
但是電信公司如果沒有收到錢..
要請消費者去找超商問他們錢的流向..
因為繳錢的人才是當事人..

==========================================
基於兩方的回答都是差不多的.
繳費的人=當事人..
當事人才有權利去追超商或是比較有時效性..
如果真的要讓公司去追帳.也要有相當的證明..
但是花費的時間相對會比較久也比較耗時..

兩個單位的答案也都似是而非..
到底誰該負責..
並沒有很肯定的答案出來..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