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會否促使台灣人重新愛用自己的姓名?

evil_dick2 wrote:
君難道不見部份我國女生以舔洋屌為榮,甚至網路上有流傳洋人來台搞台妞密技??君難道不見社會上部分人士熱愛東洋文化到希望自己是日本人??國家要富強,一定須有足夠的民族自尊;民族自尊雖不見得與洋名有直接關係,但我認為這也是其中的一小環節~如我們認同本國文化,並覺得驕傲,我們還需為了配合誰去取洋名嗎??我只有中文名,因為我是華人,碰到洋人我很驕傲的告訴他們,這就是我的名字!!


我不知道要怎麼樣才能讓你理解,不卑不亢的人是不會整天想著要”驕傲的告訴他們”blabla滴,這太激情了,哪些傢伙需要整天喊愛台灣啊?政客啦,我們誠實納稅扶老太太過街就夠愛臺灣了.


在你之前舉的那個”極端例子”(我一直不知道這有甚麼極端的?)裡,熱愛東洋文化到希望自己是日本人有甚麼大不了啊?她沒交稅?還是從國外回來吃健保?你想當甚麼人當然就可以當甚麼人,每個人有每個人追求的理想,要照你這麼說,歸化外籍的人士恐怕在你眼中全是罪大惡極?這好像比黑幫還恐怖了.

國家要富強啊,就是保持開放多元的心胸,認同本國文化,並覺得驕傲,並無礙於對其他文化的欣慕嚮往.


 
evil_dick2 wrote:
這主題對我而言,附和樓主文章是希望大家儘量別鬧國際笑話,並且提升民族自尊,別看不起自身民族文化。發佈這種與主流民意牴觸的想法,無非也是希望國家能團結自強,一起提昇~


你算是蠻誠實說出內心想法,你覺得取英文名的行為是看不起自身民族文化,會鬧國際笑話,對不對?

好吧,這麼想也沒甚麼不可以啦,我連”熱愛東洋文化到希望自己是日本人”的行為都不覺得有甚麼嚴重了,當然也會對你慷慨激昂的想法見怪不怪


上帝造人的模子太多了,這句話蠻有理滴~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加藤老鵰 wrote:
我不知道要怎麼樣才能...(恕刪)


也許驕傲說出自己中文名字這"驕傲"二字令你誤解了,我應該把它改成"自信"二字!!

不卑不亢在此是指,不覺得洋人比較厲害謂之"不卑",不覺洋人比我們差謂之"不亢"!!

肯定自身文化,並不需否定外人文化是吧~當然有些項目洋人做的比我們好,我們該自我加倍努力,而非透過"取個洋名"這種行為來假裝彼此就比較接近了...
(我沒說取洋名都是這種想法,大多數人不是,少部份人...)

現今乃國際化社會,本多該交流 ; 但如不對自身文化感到自信(或驕傲?),那該信仰何種文化?比較強的國家文化嗎?有那國家的身分證或居留權嗎??

愛國乃是一國家之根本,美國每場運動比賽開打前必先奏國歌、號稱最愛國的德州人,加入美軍的比例最高 ; 試問,美軍連年用兵海外,為美國帶來多少資源利益??

中華民國政治上受不同陣營競爭影響,從以前的大中華思想漸轉至本土思想,以致國不成國家不成家,國家認同感薄弱,再加上諸如"愛取洋名"、"親美哈日"等小細節影養,愛國已屬空談,如能富強實屬奇蹟~
(我沒有要多談政治,請管妹高抬貴手)

jim_raynor wrote:
真實人生和虛擬網路混為一路,你是認真的嗎?




那些過洋就改名、遇洋人就改名的我就沒辦法理解?

甚至兩種狀況都沒有的在地人,也去弄個洋名來,講好聽附庸風雅,講難聽給掰。

改名本來就是很慎重的事,政府甚至有限制改名次數。


偶速認真的
不過我沒有把你當成虛擬喔
這裡虛擬的只有網站介面,人是真的吧

相似之處在於:
都是給某部分人稱呼、辨識用的
亂改都不會影響你真實的名字,也可以"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取名依據可以任重道遠,也可以胡鬧搞笑



取個綽號John不是慎重的事吧?
人家護照上可還是印同樣的名字呢
tcn1john wrote:
亂改都不會影響你真實的名字,也可以"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什麼叫大丈夫行不改姓,坐不改名?

是指真的改名的意思嗎???

唉~國文課時數越改越少,難怪程度越來越不懂~~

上課時數少沒關係,武俠小說看過沒??

金庸"雪山飛狐"寫道

""大丈夫行不改姓,坐不改名,姓胡名斐便是!""

四大奇書看過嗎??

施耐庵《水滸傳》

"第二十七回:「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頭武松的便是!"


意思是說,五湖四海,行走江湖,我就是這名字,絕不會另作他稱的意思!




但有些人遇到洋人、過了鹹水,馬上就改了稱呼了!!

甚至有些人也沒過鹹水、也沒跟洋人,一夥台灣人就Mary來,Martin去的,那就給掰了~~~


拍謝喔,google我也是會的
第一條就是武松

你下面所加註的解釋:"我就是這名字,絕不會另作他稱的意思!"
我也可以說:"我就是這個名字,絕對不會更性改名!"

取個外號總可以吧?

tcn1john wrote:
取個外號總可以吧?


可惜大家取的都是"外國名",

而非外國人懂的外號。


另外,你跟客戶往來是用外號嗎?

你是認真的嗎?
jim_raynor wrote:
而非外國人懂的外號。


請問一下,啥是"外國人懂的外號"
又要"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又要讓外國人滿意
到底以誰為準呢?

客戶往來...
這我不懂拍謝
糟糕曝露身分了



從外國人角度來看好了
有一個人叫做
Richard Wiseman
平常你會叫他Richard Wiseman嗎,不會
可能叫他Richard
可能叫他Rick
可能叫他Dick
都可

現在有一人叫
陳水扁
你叫他
Sua-Bian <-我亂掰的
Bian
Ban
我是覺得上下兩個CASE差異不大

tcn1john wrote:
請問一下,啥是"外國人懂的外號"
又要"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又要讓外國人滿意
到底以誰為準呢?


好好的一個人名還要為了讓洋人滿意而煩惱?

用父母給的名稱來和洋人相稱是有那麼難嗎?

有那麼不堪嗎?很討厭自己的名字嗎?



jim_raynor wrote:
好好的一個人名還要為...(恕刪)


應該是沒困難吧
你看我之前討論,我沒在煩惱洋人滿意度的
我的主張就是:用英中都可,各有各的考量,各有各的好處


那我也這樣說
使用英文名字和外國人交友,有甚麼困難嗎?
不想讓父母給的名字,被念的很奇怪,有困難嗎?
人家叫我本名太親暱,我跟你沒那麼熟,給你一個英文綽號叫,有困難嗎?
有那麼不堪嗎? 很討厭外國名字?

老實說,用洋名部分洋人滿意度還下降呢
你跟前一位的看法剛好相反,他認為用本名洋人滿意度會上升
討論至今,突然想起一事與諸位大大分享~

昨日小弟前往"某國立科技大學"參與小弟服務的業界之年度研討會 ; 由於業界在台灣多半是合資公司,
不免俗的請了2~3位的外籍先進來跟大家研討分享。

研討會一開場,當然由與會的政府代表官員致詞,隨後是工會理事長,再來,就是"某國立科技大學"的副校長了...副校長一上台隨即以全程英語致詞,小弟在台下吃了一驚!!全場粗估約80~100人,只有白人2~3位,其餘不是台灣人就是所謂"大中華區"的華人(大陸人、香港人、星馬華人),再加上這明明是行政院勞委會舉辦的"國內"產業研討會,為何須以英文致詞??

等貴賓致詞完畢,開始進入議題分享,上半天由一位集團內的高階主管發表技術報告~他一開場以英語向在場老外打招呼後,隨即以極有特色廣東腔國語說:由於在場以華人居多,所以雖然我普通話不好,還是以普通話向各位報告(事實上他國語說的很好)!!

昨日一早我已有關注01此一主題,加上這一插曲,深覺本棟樓議題值得深思才開始加入討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