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單就是一種作業..一般來講是已經敎過的東西..利用它來做一個驗收...
所以如果完全不會..那只有兩種可能..一個是老師打混沒敎完整..一個是學生打混上課沒認真聽..
如果老師沒敎就出這樣的作業..那家長應該適度的在聯絡簿上反應..
如果學生上課沒認真聽..那應該教導小孩上課該有的學習態度..
如果有敎..但是小孩不是很清楚..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就彰顯出來了..家長應該幫忙複習..
如果家長不會..那可以上網查詢..或是寫聯絡簿請老師檢討學習單時再複習過...
至於修辭學重不重要....很重要..而且應該連邏輯學都要從小開始接觸...
只不過...應該多做實作..實做才能學會應用...所以說應該要多考問答..申論..作文..
考試應該廢除是非選擇..這種題型容易引導教學到這樣的一種方向....
另外..
樓主不要被嚇到了..那只是專有名詞改變了..跟我們小時候學的有一點不同..其實都有學過..
視覺摹寫就是..白白的..好明亮..將眼睛見到的直接敘述..
聽覺摹寫就是..轟隆隆..好大聲..吵鬧...
觸覺摹寫就是..癢癢的..風吹在身上好舒服..
我說考判斷會有爭議就是像...他輕輕的走進來..可以是視覺也可以是聽覺..
這類的東西容易產生爭議性...
而轉化..就是我們小時候學的擬人法..只是現在把擬物也加進來..所以變成轉化...
以前國小是學擬人..國中才學轉化..現在直接把正確的名稱拿來國小用..
但是這也一樣容易在判斷上出現爭議...
比如說...風兒像媽媽一樣輕輕的走進來..
有擬人(轉化)..有類疊..有譬喻..有觸覺摹寫..也有聽覺摹寫...我想小學生應該會精神錯亂吧.....
danieltwnz wrote:
1.譬喻(simile)有用到 像是,彷彿,如同...等等字句
間接的使用物體比喻就是譬喻法...e.g.你跑得像風一樣快!
要...(恕刪)
不一定 會出現"像是,彷彿,如同...."
"像是,彷彿,如同......." 稱為喻詞 有些情況會省略喻詞
例如:媽媽,我生命中的天使
用逗號省略喻詞
另外:
天上高掛白玉盤
將月亮譬喻為白玉盤 但是省略了喻體(月亮)跟 喻詞(好像)
譬喻修辭一定要具備的是 "喻依"
也就是拿來譬喻主體的憑藉
而轉化 是用另一種事物的狀態來描寫也不同性質的事物
例如 :
風兒吹來.落葉跳起舞來
落葉不會主動跳舞 是為轉化(擬人轉化)
您舉的例子沒有性質轉變 該句的修辭應為誇飾
另外 轉化可以不出現喻體
例如上面的句子 雖然將樹葉轉化成人的狀態
但是句子中沒有出現"人"
所以他不是譬喻
如果句子寫成:
落葉像人一樣跳起舞來
那麼就是譬喻 兼 轉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