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高雄人,不過是還蠻支持高捷繼續經營,畢竟能有捷運是幸福的。不過一個在地民眾都不支持的建設,要撐下去實在也不容易。還有,倘若新聞說的屬實,那高雄市政府的態度實在讓人不敢恭維,明明就是在地的建設呀,做得好就說自己政績優良,聽到虧錢就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機車和捷運當然各有好處,彼此的消長來自於環境對該交通工具的助力或者是拉力。以台北車站做例子,搭乘機車的外部成本極高。無論是交通限制,時間(紅綠燈,和尋找停車位都不容易。絕大部分在台北車站上課的學生還是以搭捷運為主。相對比例的機車族就較少。高雄捷運的問題可能在於人口密度不夠,市民對交通工具的依賴性不高。路太寬(也可能太平坦),停車位容易找。所以相對會去搭捷運的人就會比較少。尤其台北公車網路之完全,應該算是台灣中獨樹一幟的。在熱區每個紅綠燈過後都會有至少一班公車經過,等公車,最少十分鐘就會有一班公車,最晚半小時也會有一班。這種條件是高捷先天上不足的。回頭看看台灣各地現在想建構捷運和輕軌系統的地方,或許高捷是個可以能來評比效益的好例子。
無~名 wrote:即出現鉅額虧損廿二億,目前累計虧損七十多億~...(恕刪) 先放給它倒,好不好?虧損的錢先用來補貼高雄的勞工(基本薪資到22k)等~~市民有錢了!商人來投資了!咱再來開放唄!港都的人說好不好啊!~~還有高捷最好是開放飲食(要有特色!有區隔!)~手上拿著吃的不能送進嘴裏真的很痛苦!
無~名 wrote:版上有高雄的朋友嗎~...(恕刪) 小弟本身是高雄人,針對自己平常如果有需求的時候會去搭乘高捷,看到有些大大的體驗跟我自己好像有點不太一樣1.高雄真的比較熱,但是不開冷氣只開通風? 應該是不可能,稍微動腦想一下就知道了但小弟也曾體驗過裡面很熱,像是高雄車站那B1蠻熱的,B2下去之後才比較涼爽,車廂就不可能沒空調了2.有沒有人坐? 我真的很好奇大部分我看到的是什麼,前不久9/9小弟坐捷運去教召(非上下班時間),人看到的也是不少有點出乎我意料之外(R16<->R12),至少車廂可以坐滿就是了3.87年北捷運量16.6萬人, 高捷99/7運量13.5萬人,通車3年至今成長35%高捷至今的確是虧損的,但小弟認為虧損程度似乎媒體誇張化了,以成長量及使用量, 從開通至今講到現在說會倒,就像當初高鐵蓋好的時候,小弟真的很納悶高鐵批評得那麼糟,但實際上跟現在使用量呢?我看到的是人很多,坐起來很舒服媒體的訊息提供了我們很多資訊,但是真正實際狀況還是得靠自己判斷,就像這話題已經炒了不知道幾回了...以上是本身高雄市人自己的一點小小看法
無~名 wrote:為什麼市政府並不支持呢?.....高捷公司曾找過高雄市政府,討論解決高捷財務,但高捷官員認為高雄市政府不僅不理會,還刁難,高市府很擔心高捷財務波及高雄市政府....(恕刪) 很簡單,因為高雄市政府沒錢,當然希望找中鋼出錢,以前中鋼是同一邊的,一切很好講現在中鋼掌舵的是當今執政的派出來自然會有兩邊攻防戰。現在這情形就像高鐵,等自己的人馬上去了,高鐵就沒有被砲虧損
鼓勵搭乘高捷別以為XX元的油錢,可以A點B點來回很多次,但是高捷只能來回幾次。很多東西是金錢買不到的。像是健康、環保等等。搭乘捷運 至少不用忍受烏煙、接受風吹日曬的洗禮、可以在捷運上休息、不用怕機車汽車被開單拖吊、不用怕有如虎口的馬路(至少捷運安全多了)當然,高捷的點很多都很偏僻,公車接駁時間不好。這些都還有待改進
aaron520 wrote:點還不夠多或是周邊的交通支援不足(目前主要問題吧?)常常要去哪裡還是要轉搭其他交通工具如公車 但卻要等很久才一班不願多花資本多跑幾趟車載客的結果就是民眾寧願自己騎開車還比較方便...(恕刪) 其實路網的問題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邏輯,路網建立起了,人口沒有成長如何去支撐這些建設的成本?只要人一多起來,什麼問題就解了
laurance0622 wrote:小弟本身是高雄人,針..高捷至今的確是虧損的,但小弟認為虧損程度似乎媒體誇張化了,以成長量及使用量, 從開通至今講到現在說會倒,就像當初高鐵蓋好的時候,小弟真的很納悶高鐵批評得那麼糟.(恕刪) 我也打狗人咧!~高捷:離峰時段只掛三節車廂~看起來好看些,其實的幻覺!高鐵:離峰~班次變少了唄!所以您被幻覺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