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選擇權) 提升教育品質卻不增加額外的費用的解決方案 歡迎有小朋友的家長入內討論


swiftboy wrote:
事實上我討論的是瑞典...(恕刪)


瑞典牌
跟美國牌的手機不一樣

我知道的

看起來瑞典的作法草率多了
美國的比較嚴謹

為何我們不找嚴謹的學
要找草率的弄

讓人憂心啊!

還是鼓勵我的小孩考建中北一女吧!

supersunday7776 wrote:

但你好像沒尊重其他老師選擇?

果然很多事情是會轉彎的?



老師當然可以選擇

如果沒有教學熱忱 只是想混公務員福利
這種米蟲 改行不要誤人子弟不就好了

supersunday7776 wrote:
瑞典牌跟美國牌的手機...(恕刪)


好像有那麼一點道理

參考參考

原文出處矽谷精英子女 不用學電腦?


原文出處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1121612071400
◎2000年美國公辦華德福學校有12所,2010年有45所,2011年將會增加到75所,一般華德福學校則有160餘所,也是美國發展速度最快的教育模式;華德福教育並不注重贏在起跑線上,剛開始時學生成績不會特別突出,但是隨後會追上並且超越,例如華德福八年級生有89% 達到特優與優(proficient & advanced),遠高於一般公立學校的59%。(哈佛大學教育通訊,2011年11/12月號)


swiftboy wrote:
老師當然可以選擇如果...(恕刪)


恩,可以選

不過不是選這邊就是爛老師

真是好一個有選擇!

真是令人憂心啊!


swiftboy wrote:
好像有那麼一點道理參...(恕刪)


真是數據會殺人

美國高中約3萬多所,小學不用說一定是更多

光用高中去除

160/30000=千分之五

這個在統計上來說,有誰會認為兩種學校的立足點是一樣的?

如果向富豪或老闆等級的宣揚

應該是很好的說法

但對我們一般家庭而言

不太實用

謝謝!



supersunday7776 wrote:
恩,可以選不過不是選...(恕刪)


您可能誤會了

我也說過 體制內有體制內的滋養 但是要遇到好老師

至於體制內有多少比例是公務員心態混日子

有多少比例是好老師

我想家長都心知肚明 也不用說破



每個家長或孩子都有自己的選擇權

這就是我們想要推動的教育選擇權

尊重每一個人能夠有不同的選擇 學校種類也應該越多元化越好

supersunday7776 wrote:
真是數據會殺人美國高...(恕刪)


您的算法有問題

千分之五??

就算是千分之五來算

也不代表其餘的千分之九十五都是同一類型的體制內學校阿

看來

想利用數據殺人的好像是您喔
swiftboy wrote:
您可能誤會了我也說過...(恕刪)


你好像越描越黑了

那我們可以選擇不要接受華德福嗎?
華德福繼續保持千分之五,繼續維持高品質

別影響小市民的生活
別弄成像教改一樣
強迫別人吃下


supersunday7776 wrote:
你好像越描越黑了

那我們可以選擇不要接受華德福嗎?
華德福繼續保持千分之五,繼續維持高品質

別影響小市民的生活
別弄成像教改一樣
強迫別人吃下


您又搞錯了

我們在這討論串討論的是(教育選擇權)

目標是讓每個人都有資格選擇各式各樣不同型態的學校

而不是侷限在只能選擇某一類型的學校



(教育選擇權)就是讓家長與小朋友自己選擇適合的學校就讀

雲林縣副縣長正在推動(教育選擇權)這個理念

家長與學生有了(教育選擇權) 多元教育才可能落地生根



請參考這篇文章

原文出處
瑞典教育券 落實因材施教(上)

瑞典教育券 落實因材施教(下)


每個學生人頭政府給一樣的教育預算 我們稱為教育卷 很公平吧

家長與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 學校收下教育卷跟政府領取預算

沒有家長與學生會去選擇(辦學差的學校 教師素質差的學校 不用心教學的學校)

這些(辦學差的學校 教師素質差的學校 不用心教學的學校)自己收不到教育卷而被迫倒閉

政府不用多花一毛錢 納稅人也不用多花一毛錢 就可以獲得教育選擇權 也可以淘汰不適任的學校或教師~



目前政府每一年給學生的教育預算 全國每一個人都相同

國小學生一年9萬多元

國中學生一年10萬多元

高中學生一年12萬多元

那麼家長跟小朋友有權力這筆預算應該用在自己選擇喜歡的學校

所以政府可以把這筆教育預算轉換成(教育卷)

由家長跟小朋友選擇喜歡的學校後,把(教育卷)交給學校,學校可拿(教育卷)跟政府申請預算

這樣做的好處是

1.多元教育的理念真正在教育現場被實踐

家長跟小朋友可以選擇與自己辦學理念相符合的學校就讀.

例如小朋友才能專長是在藝術,那麼家長可以選擇藝術學校,小朋友可以盡情發揮專長,也不會因為就讀升學型學校而導致被打壓其藝術天份而喪失自信心.


2.自然淘汰辦學績效差的公立學校.

政府將(教育選擇權)還給家長跟小朋友後,自然產生市場淘汰機制,辦學績效差的公立學校是因為家長社會不認同而自然淘汰,政府也無需再負擔不適任教職員的薪水,可大幅減少社會成本.

若辦學績效差的公立學校的教職員想保住飯碗,那麼就得費盡心思提出吸引家長跟小朋友的辦學理念,讓自然產生的市場淘汰機制來刺激公立學校的教職員,教學品質自然會大幅度提升.

3.政府不需要增加任何教育預算

由於政府每一年給學生的教育預算 全國每一個人都相同 非常公平,所以政府無需增加任何教育預算.
覺得你一直強調

不需要多花錢

覺得很奇怪

多一點錢在教育上

總比被當回扣收掉好



再來
一直說自己這邊全部都很勤勞,完全連一個都沒有懶惰,當然也包含自己
一直批評別人都是懶蟲
讓人覺得很.............

可以強調自己好
大家都覺得ok


用烏賊戰術指一部分人懶惰,卻要所有人概括承受
並以此來彰顯自己的好
這種手法並不可取

至少我求學遇到的老師,他們都是體制裡的老師
也都兢兢業業的教導我們,甚至金錢上資助與體諒我們這些窮苦家庭出身的小孩
更沒有懶惰
更沒時間去批評
因為他們寧願花時間在我們身上
而非宣傳廣告上
但他們卻要承受這種汙名化
只因為他們是體制內的老師

個人覺得這不是社會上應該有的態度

人要懂得感恩,如許多大師所言

難不成你求學階段的老師,都是懶鬼嗎?
如果只是為了要推廣華德福,卻要扼殺良心

從一個家長的角度來看
這不是一個人師應有的作為

我的孩子也不願送進這種學校就讀
就算這是多好的教育方式也是枉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