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master wrote:看了大大的解釋,才發現這些真的非常重要,差點被李家同騙了,他注定無法成為以下的人物。 李家同早就比你所說的那些人物的成就來得高,在台灣文學界的地位是你低估的李家同強調的是:小學只要學會「怎麼喝水、水可以拿來做什麼」國高中再學「H2O是怎麼結合的、水可跟什麼東西變成化合物...」
看到版上這麼多中文達人,感覺真窩心小四開始學這個差不多吧!學好的話,小六到國中看文學名著比較輕鬆,高中看武俠小說,然後...大學看漫畫這種修辭學最重要的實務應用應該是寫情書吧!如果自認長的不帥,又賺不了幾個錢,學這個可以增加一點機會喔!另外,因為小孩考不到80分而沮喪甚至生氣的父母,我覺得比小四教修辭學更傷害小孩呢!
不是有個日本節目(百萬大挑戰?)讓爸爸們去挑戰國小的考題,當小孩們覺得超簡單的時候,已經一堆爸爸因為忘記了、沒學過、或其他莫名其妙的錯誤而被刷下來。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應該要學、要背的東西,想要寫出好作文,最好的方法就是背一堆東西,寫的時候自然引經據典,但現在已經不敢讓學生這麼做了...修辭學也不是什麼很困難的東西,網路查一下,很快能夠找到資料。總不該是父母不懂的東西,就覺得小孩不該學,太難之類....
syntech wrote:可以"學"修辭,但是不應"考"修辭....(恕刪) 真的要考,能不能將這種題目的得分比重降低?畢竟學會這種不代表文筆就很好阿!~現在國小的學習都很有深度,記得表姊的女兒小三就在學文言文、古文觀止,我記得我那一代是國中才學的阿..
BeautyHair wrote:修辭學不難理解文章後...(恕刪) 您也說了以前是國高中出現了為啥現在小四就要出現以大人的立場當然那些玩意都不難仔細找一下資料就會了不過要記得對方是小四當我小四的時候還在生字圈詞注音等等的如果照這種推論小學生也該學學微積分了反正也是公式背一下就會其實不難不能說大人覺得困難就阻礙小學生學微積分吧
Shadyside wrote:您也說了以前是國高中...(恕刪) 您誤會了吧我說的是指有些東西是以前大人學過,只是久未接觸已忘記,而現下才又覺得難的部份而且我說的是指要理解本文並未提及是叫學生去找資料...請問考試的時候是有得找嗎
轉化:1.擬人化這個不用解釋2.擬物化以物擬物以人擬物3.形象化將抽象的事物,具體的描述說真的,現在小學就學這個有點早!提早接觸是可以的。可以用比較淺顯的文字去引導,而不是一口氣用超乎現在可以理解的文章當教材。有些題目,剛看到時也是令人不知如何是好,何況是小朋友!
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該學的東西以小孩子的平均能力來說,小四學這種東西真得太早了年紀小時,記憶強但理解力弱年紀越大,記憶力會退化,但理解力卻會上升小時候要多強記些好文章,或許還不能融會貫通但等長大理解力變好後,即可靈活應用年輕時強記下的東西對於現在小孩比較聰明之類的說法,我不以為然小孩子就該像個小孩子,不需要急著變成空有外表的大人。跳過童年,絕對對人格成長有副作用這些觀念可教,但不應當期待每個小四生都能融會貫通如果是我,我會教,但我不強求我小四的小孩真得一定要懂,不懂也沒關係,等你長大自然會想通但是我會要他盡量多認一些字,多背一點好文章,因為他記憶力正強,該好好利用這點。要記得很多優美的文字,但說不出來背後的結構沒關係這些年輕時記下的東西,以後會用上。==但是現在談的是 教育體制 的八股化常常變成因為規定裡面有,所以大家就一直往裡面鑽,越來越在細節上追毛求疵最後只記得一向有這內容,但忘記了當初把這編入內容的目的是什麼?教育體系錯誤的期待,會對學生造成不必要的壓力結果是 揠苗助長挫折的小孩子,只會對於文學心生排斥只要外在壓力解除,就不願意再去接觸,這影響是一生的我想不少人都有某年級時跟某位老師不合,導致此後該科目一落千丈的經驗教育上一點點的不恰當,影響的是學生之後的一生更何況我們現在講的是全國教育,不是單一教師,豈能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