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花400億建蘇花高 不一年花個幾億元補助台鐵台北花蓮路段???

綁約像被綁架 wrote:
花東要的只是一條公路...(恕刪)


或許吧!
花東只是需要一條連結北台灣的公路,
這相信是大家都可以認知清楚的,
但是這條路要興建多久呢?
目前的估計是民國105年,
也就是大約五到六年後,
這還是全力趕工外帶工程進行順利不延宕及不追加預算說~

那這幾年的空窗期要怎麼辦呢?
蘇花公路繼續將就的用吧!
希望這幾年老天保佑花東地區沒颱風、地震及大豪雨再度來襲。

蘇花替當然可以繼續全力興建,
政府也可以全力在環評、預算與土地徵收上全力支持,
不過要是興建工程上出現了像當初雪山隧道一樣的問題怎麼辦......

還是很多人認為只要政府說要興建蘇花高或蘇花替,
這條路明天就會憑空出現在花東縱谷之上.....

海運或許只是其中的選項之一,
不過它應該也是一個最快跟最省錢的選項,
而且其中所蘊含的觀光價值,
絕對超出很多人的想像的。
青杉磊落浪天涯,身如流雲氣如霞,醉臥鈴馬躍七海,笑舞白劍掃天下
白劍鈴馬 wrote:
而且其中所蘊含的觀光價值,
絕對超出很多人的想像的。...(恕刪)


危險性和成本也超乎想像

不然商人早就海運了~~~幹嘛叫砂石車衝來衝去

海運有經濟價值的話,宜蘭那商港不會都沒船

其中原因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沒船

docse wrote:
看到很多人提到砂石車...(恕刪)

怎麼會沒需求?
蓋國六難道完全不需砂石?
難道西部這幾年的建設砂石都自給自足?
當政客、商賈以及社會閒達在鼓吹"樂活""環保""救地球"的同時,我正卑微的在烈日下"揮汗""彎腰""求生存"。

阿總0531 wrote:
危險性和成本也超乎想...(恕刪)

砂石船有阿,只不過沉了2艘。
此外根據服役期間進出蘇澳中正港的經驗,即便風和日麗都有2-3節的海流往港外流動,
進出蘇澳港不是件愉快的事。
當政客、商賈以及社會閒達在鼓吹"樂活""環保""救地球"的同時,我正卑微的在烈日下"揮汗""彎腰""求生存"。
白劍鈴馬 wrote:
海運或許只是其中的選項之一,

不過它也是一個最快跟最省錢的選項。


海運有其優點,也有其缺點
最快和最省錢,我是較保留的。

如果只就兩個碼頭距離間的移動距離來算費率,
或許是最省的。
進出碼頭之前之後的呢?
便利性呢?航班如果因天候停航呢?
所有乘客等待時間的成本?

這條路在一堆議題與替代方案中糾纏了十年
等到一百零五年也要等,
現在不作,等到一百二十年也還在討論海運和鐵路。
工作的五年的空窗期也是要等,多幾年還是要等
造船也有時間,可能如你所說,幾條船交運要三四年
碼頭建設可能快一點,當時間過去,
蘇花上的亡魂亦鄰時間持續增加。

如果預算夠或有船公司不怕虧錢虧到死的
我是樂見這種型態海運能出現,
當我在金廈三小通船因大霧停開(東渡)
幾次幾天,
到了金門飛機也不知道明天飛不飛,
才領悟什麼叫航班大亂,什麼叫旅客叫苦連天
總是,現實還是現實,
同理心的想想花東地區的民眾有多痛苦。
雪隧通車前,
大家還不是陽金、北宜咬著牙在走,
總是,通了就對了。

如果把中山高和北二高拆掉改成種樹木做環保~~我就支持不興建蘇花高~~~

一個花博就要花費好幾億~~~
蘇花高一定不只400億~~~
一做下去中央一定大缺錢~~~
為了選舉考量~~~沒有一個執政黨會想積極去做!!
做了蘇花高~~哪有其他經費去做其他建設!!
依政客立場來說
花千億去成就少數人的方便~~~不值!!
不如把錢拿到其他地方去賺選票!!還比較划算!!

但依目前情況來說~~已經有點非做不可~~
但是要做多久這個才是重點~~~

那要高官應該在下大雨的時候去走走蘇花公路~~體驗一下!!!不要每次都搭飛機~~~~

阿總0531 wrote:
危險性和成本也超乎想像

不然商人早就海運了~~~幹嘛叫砂石車衝來衝去

海運有經濟價值的話,宜蘭那商港不會都沒船

其中原因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沒船


危險性應該比蘇花公路低,
成本比興建蘇花替便宜........

至於為啥不用海運的方式來改善花東地區的交通,
看看蘇花高或蘇花替所規劃的路線,
或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有錢有閒者或許可以將那些預定設計成交流道或是交通出口鄰近的土地擁有者是那些人說,
請個謄本應該就知道了,
看看相關的都市計畫圖也可以發現一些東西吧!

一條道路所能產生的巨大利益是超乎我們想像的,
其中又有多少人張口嗷嗷待哺說。

海運?
海上又沒土地可以低價徵收、都計變更、高價移轉跟整體開發,
未來也沒有住宅、店鋪、旅館可以興建,
誰要?
青杉磊落浪天涯,身如流雲氣如霞,醉臥鈴馬躍七海,笑舞白劍掃天下
綁約像被綁架 wrote:
海運有其優點,也有其缺點
最快和最省錢,我是較保留的。

如果只就兩個碼頭距離間的移動距離來算費率,
或許是最省的。
進出碼頭之前之後的呢?
便利性呢?航班如果因天候停航呢?
所有乘客等待時間的成本?

這條路在一堆議題與替代方案中糾纏了十年
等到一百零五年也要等,
現在不作,等到一百二十年也還在討論海運和鐵路。
工作的五年的空窗期也是要等,多幾年還是要等
造船也有時間,可能如你所說,幾條船交運要三四年
碼頭建設可能快一點,當時間過去,
蘇花上的亡魂亦鄰時間持續增加。

如果預算夠或有船公司不怕虧錢虧到死的
我是樂見這種型態海運能出現,
當我在金廈三小通船因大霧停開(東渡)
幾次幾天,
到了金門飛機也不知道明天飛不飛,
才領悟什麼叫航班大亂,什麼叫旅客叫苦連天
總是,現實還是現實,
同理心的想想花東地區的民眾有多痛苦。
雪隧通車前,
大家還不是陽金、北宜咬著牙在走,
總是,通了就對了。


其實因為碼頭的現有基礎建設都在,
只要略做改良就好。

便利性基本上還是不錯的,
如果看一下YOUTUBE上面關於青函之間船運的運作方式,
就會知道真的是蠻不錯的。

上船


下船


大型車輛運載


不過以目前蘇花公路所可能採行的管制措施,
大概停航時蘇花公路也封閉了。

其實這條航線賺錢的機率是微乎其微,
所以只能靠國家的力量來補貼,
不過總的算起來,
還是比興建一條新公路快速與便宜得太多,
不到一百億就可以把所有設施跟船體搞定,
每年補貼個幾億或十幾億來運轉跟維護就好。

蓋一條新路要花多少?
基本就要五百億.....
追加的就不知道了~

其實一條新路小弟也知道有必要,
但是在極端氣候的不斷侵襲下,
蘇花公路能再撐多久真的不知道,
我想政府所應該做的是優先確保花東地區的人民有更多的選擇可以走,
新的公共建設也同時規劃興建才是,
小弟一直認為此二者可以並行不悖的說。
青杉磊落浪天涯,身如流雲氣如霞,醉臥鈴馬躍七海,笑舞白劍掃天下
對啊...鐵路萬能,台鐵效率那麼高..
一高二高 ,快速道路,捷運,高鐵、根本就是多餘的、拆掉好了..
希望時間可以停留

白劍鈴馬 wrote:
其實因為碼頭的現有基礎建設都在,
只要略做改良就好。


這種靠港的方式,應該不只略作改良而已
貨運碼頭與客貨碼頭,
很多概念應該是不同的。

白劍鈴馬 wrote:
便利性基本上還是不錯的,
如果看一下YOUTUBE上面關於青函之間船運的運作方式,
就會知道真的是蠻不錯的。


進出船體,這種「便利」是基本配備
但候船,上船,班次等候時間的便利
海運仍難以替代公路運輸。
不過這種影片,
是很符合觀光客嘗鮮的欲望。

docse wrote:
天候停航的問題是關鍵,
不過以目前蘇花公路所可能採行的管制措施,
大概停航時蘇花公路也封閉了。
其實這條航線賺錢的機率是微乎其微,
所以只能靠國家的力量來補貼,
不過總的算起來,
還是比興建一條新公路快速與便宜得太多,
不到一百億就可以把所有設施跟船體搞定,
每年補貼個幾億或十幾億來運轉跟維護就好。


如果對比於走長隧道或是改建後的替代道路
公路運輸就會比原本的蘇花更安全
花東要的一條,唯一一條保障基本生存權的公路。
補貼個幾十億或十幾億來運嫥,
那和開版的說的,一年發幾張車票有什麼不同呢?

白劍鈴馬 wrote:
蓋一條新路要花多少?
基本就要五百億.....
追加的就不知道了~
其實一條新路小弟也知道有必要,
但是在極端氣候的不斷侵襲下,
蘇花公路能再撐多久真的不知道,
我想政府所應該做的是優先確保花東地區的人民有更多的選擇可以走,
新的公共建設也同時規劃興建才是,
小弟一直認為此二者可以並行不悖的說。


你對蘇花這條路,有土地開發,都市計劃所有的負面印象
但是,人家賴以生存的公路如果只有這一條,
再痛苦也要建

白劍鈴馬 wrote:
而且其中所蘊含的觀光價值,
絕對超出很多人的想像的。


忘了回你這段,補一下,
請多用花東人的同理心去考慮交通運輸的規劃,
不要言必觀光,行必觀光的觀點去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