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nfeng2002 wrote:
台灣教育體制淘汰了多數不會唸書的人

當年被淘汰是被說不夠資優(不會唸書)

現在居然要被體制淘汰的人扛下所謂資優生的未來

當年要是美術課,音樂課,體育課不拿來上國文

不獨尊填鴉教育,尊重每個人不同專長

但現在多數人出了社會只能做不善長的工作

薪水能有多高??


當初說外國月亮比較圓

我一直相信

我現在還是相信
pqaf wrote:
...目前國內八成的研發能量在大學,只有二成在企業。但研發產能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則剛好相反,也就是大學研發的貢獻度只占二成,企業則可占到八成。
大學的研究生活太優渥,有美美的大校園,寬敞的停車場,運動休閒設施,花不完的研究預算,彈性自由隨性的上下班時間,與世無爭的生活環境...博士生頭腦和學問應屬社會頂尖,博士生畢業不願意投入殺戮的職場,只想繼續寄生在大學裡,找個教職,讓國科會用納稅人的錢來養這批天之驕子....

以前就有說韓國與台灣研發經費差不多,但韓國有做出成績,台灣沒有,請不要簡單歸咎韓國人太奸詐

真相是台灣人太奸詐,做出成績的不見得拿得到經費,拿到經費都是人脈好的。過去還有農業研究在國際上發光,現在也是節節敗退

教育經費評審制度該改了,首先評鑑應以能實際賺錢的專利為主。如果研發團隊一直沒做出能賺錢的產品,就該淘汰。現在都是比論文數,結果混得好的,都是很會發論文,但不見得實用。而過去擅長的農業研發,也被這套論文制打敗了,因為好的農產研發會賺錢,但可能時間較久而論文數不多。

台灣的研究都是小研究 而且 很喜歡短期可以達成了

所以核心專利很少在台灣出現


真正要在教育的 是那些有錢的老闆

bluesystem wrote:
不是哦~ 在國外除了...(恕刪)


越看越心冷。

啥叫冷門?IBM 搞得一堆研究超冷門,研究出結果申請了專利,就冰著等以後翻身,等這冷門變成顯學的時候,他早已經準備好翹腳收錢。

台灣?冷門科系沒有多少政府資源就算了,還要被人酸要養他們多久?為何台灣只能跟著別人走?根本就是大多數人短視、歧視冷門、漠視非主流,最後後悔了再把責任丟給政府負責。

我沒有學歷,別拿既得利益者來壓我,嚴格說來我還只有專科肄業,不過我開始工作是八十年代,那時台灣沒有多少博士,就拼命往外找,多少博士歸國貢獻?上上下下、國內國外許多人才共同努力才造就了經濟起飛。

可是現在....難怪只能跟風了,舉國這種態度,可以搞研發、有遠見,才是有鬼。
www.andaudio.com www.myhpw.com beta.myhpw.com
博士算是頂尖精英的學位應該 重質不重量..不然,台灣就算每年搞出1萬個新博士好了,台灣產業科技,專利就能突飛猛進,準備好翹腳收錢嗎? 那國防部也每年搞出幾千個將軍,上將好了,台灣的國防就可追美超中囉??
我是這樣想的

我們首先假設這些"需要用到補助條款的博士"是競爭力較差的博士..

因為有能力的早就先被挖走了...合理吧

要補助這些 "競爭力差的博士" 是不是該有個約束條件

你能力差,又要占補助缺,總要拿點貢獻出來吧~~

總不能你能力差,占了肥缺又研究不出有貢獻的東西吧


乾脆就分為短、中、長期調高 受補助博士的所得稅率 吧

5年沒有"有效經濟"研究成果,所得稅率+10%(假設)

10年沒有"有效經濟"研究成果,所得稅率+20%(假設)

20年沒有"有效經濟"研究成果,所得稅率+30%(假設)



你拿了國家補助,好幾年過去了生不出個屁,把國家補助你的錢再繳回給國庫
合理吧???

不然誰要花那麼多錢養個不事生產的米蟲

有本事就不要當個 拿這種57K補助條款的博士嘛~
順手捐發票 救救老殘窮、隨手關電腦 救救北極熊
沒辦法...
當初不知道是那個腦殘政府搞高等教育普及化的,
搞到現在學歷不值錢而且學士、碩博士素質還連年下滑。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博士在的話, 喊一下好嗎? 可不可以說一下領補助的心得?
領到錢後, 第一件事是去買什麼呢?

以上xx記者採訪報導.

....
怎麼這裡連一個博士都沒有, 突然都龜起來了嗎?
只能說台灣的學生真可憐
被政策巴來巴去
一堆讀到30幾歲的博士出來才領那點零錢
那還不如早點出社會早點賺錢
請問以上參加討論的有博士嗎?
advan20034 wrote:
當初說外國月亮比較圓...(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