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受不了中天的"食在有夠毒"專題報導!

我那天大概看了一下,
心想,既然黃豆都把有問題的餵豬,
那我們吃那些肉安心嗎?

老是說四種等級,那你拿得出收據和證明嗎?
吃了會怎樣呢?既然有問題,那政府機關單位為什麼坐視不管呢?
國外有醫學證明吃了會怎樣的證據報告嗎?
印象中都沒有阿,不要老是出現什麼毒物專家的報告,
看~他老媽也是吃了那麼多生了他阿?

再來怎麼不敢追進口商呢?
既然有問題,為什麼還要進口呢?

大家知道全台灣幾乎所有食物原料都仰賴進口嗎?
哪家呢?誰敢說....連記者都不敢說也不敢問。

常看財金雜誌的應該都知道是誰,但沒人敢講。

以上揣測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就當我在虎蘭吧。
F0129 wrote:
核准10件基因改造黃...(恕刪)

那既然都通過了,為何還是不相信呢?
一定要聽到想聽的"答案"才肯相信呢?

沒辦法~人就是愛"健康"阿~

轉移焦點根本不敢去報服貿的事。順便告訴台灣跟大陸一樣啦
majumi wrote:
恕我直言,
毒澱粉事...(恕刪)
既然你要求報導前要審慎求證,那麼批評別人是假專家在表演是否也該審慎求證後再發言呢?


我批評在媒體上表演的是假專家,並不是沒評沒據
因為我的工作就是要想辦法破解坊間各種添加在食品中的神奇原料
電視節目上的各種表演,大部分我已親手試驗過

可信度如何?請參考下例
[東森新聞]實測!順丁烯二酸+地瓜粉遇熱Q彈加倍
順丁烯二酸加入一般的澱粉食材中,到底口感會變得如何,我們也實際測試 ... 就會變得硬梆梆,筷子要很用力才能被拉斷掉,確實黏性和Q度通通加倍。

實際上要做出順丁烯二酸二澱粉並不是這麼簡單
根據王東清的專利申請書食品用修飾澱粉之製造方法中表示
"b.酯化:氧化反應後,為增強澱粉之硬度、彈性,係繼在澱粉乳中徐徐加入馬來酐(maleic anhydride),同時加入稀氫氧化鈉溶液,以維持其酸鹼(PH)值在7~11間[最適當的是在酸鹼(PH)值8.0~8.5的微鹼性],以促進其解裂而與澱粉結合形成馬來酸澱粉,其反應式係如第三圖所示。"

一般澱粉、水都呈弱酸性,pH約4~5,直接加入順丁烯二酸無法反應為順丁烯二酸二澱粉
需將澱粉漿調至鹼性才能反應,且反應初期生成順丁烯二酸單酯,咬感會較柔軟,需繼續反應才會變成Q彈的順丁烯二酸雙酯


媒體的報導若是符合事實,且可促進食品產業的進步,我一定認同
但多數看到的是誇大不實的渲染,造成社會的恐慌,這就......
現在看完整棟樓
我覺得在食品裡放一些有的沒有的商人還不夠壞

最壞的是明明是不好的東西
卻一直說這個對人體無害
少吃一點就好了
吃不夠量不會出事的人

食品裡加入不好的食品,至少我還有機會選
整天灌輸吃了對人體無害的人
才是全民健康最大的殺手
mo0928o1 wrote:
現在看完整棟樓
我覺...(恕刪)


我覺得各大新聞台的美食單元才可怕咧,

這些新聞美食單元,只告訴你什麼好吃,

無腦式的叫大家去吃,也不追查為什麼好吃?

這種美食單元就值得鼓勵嗎?





跟中天的"食在有夠毒"., 比起來,最少中天還有談到

各大食品加工的黑幕,最起碼還能知道Q彈好吃的背後什麼?

究竟是吃下肚的比較可怕,還是知道食品真像比較可怕丫?
thomasho wrote:
不覺得台灣就是太多像樓主這樣觀念的人所以才會變成這樣嗎?

沒關係啦~無所謂啦~差不多啦~

吃不死人啦~我沒那麼倒楣啦~

這些台灣人的錯誤觀念...

導致現在社會一團亂.......


一點都沒錯!
然後說這樣是刻苦耐勞,逆來順受!
其實是溫水煮青蛙!
怎麼出事的都不知道!
台灣會變這樣

是太多人聽說聽說, 甚麼都是聽別人說

卻不會自己思考....
mo0928o1 wrote:
你不愛惜你的...(恕刪)


血染征袍透甲紅, 當陽誰敢與爭鋒! 古來沖陣扶危主, 只有常山趙子龍。 -Keep Walking-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