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出頭男人的辛酸


0204eric wrote:
我則跟你相反 看...(恕刪)


"我則跟你相反 看過太多家裡有錢的公子公主 因為台灣唸不出所以然 所以丟到國外去混個洋學歷
然後歸國 結果呢? 只能教個英文
很多國外回來的以為在台灣就是高人一等 結果只能論落到各大補習班去!!"

不要以為所有人都可以教書,教英文.
很多工程師要叫他教英文,教的好嗎?

"淪落到教英文,到各補習班."
很多補習班的老師,薪水比一般竹科人高,
很多以時薪算,最少600元,最多上萬

景氣再不好,都有很多父母,拿著錢,去找最好的老師,教自己的小孩

還有,一堆大人也在學英文呀 !
31歲......
有車...二手車
有房子...沒貸款...
女友.......喜歡的女生不喜歡我......不愛的女生對我很有興趣.........
掙扎當中.........不太想再等下去了..............
工作......還不錯.......但是壓力很大...........很想烙跑......只是沒勇氣.......
沒了工作.........
車子房子女友都會消失.............
只好再繼續待.......無奈.........
結婚生小孩.......還沒打算......也不太敢

woodyd1000 wrote:
沒了工作車子房子女友都會消失...(恕刪)


這句話很恐怖
楚狂人的Blog:http://www.shukai.biz
看完了
發現有某幾位大大
讓我想到某二句跟朱門有關係的話

三十歲年收百萬不難?
不知道你們跟以前的同學
知道近況有幾位?
如果夠多的話
回頭看看是不是印證這句話吧

很多數據都知道
百萬在台灣算是中上了
是數據說謊
還是大大們的圈子狹隘?

假設一年算領15個月(普遍來看算多了)
相當於一個月要領到相近七萬
簡單嗎?
很多主管級的都還沒這個薪水


題外話
之前看討論
蠻多人最後都被識破事業或愛情灌水
有人發表
這些人大都是現實生活沒有優越感
所以在網路假裝事業愛情有成[有的是用抱怨的方式]
借此騙取羨慕的眼光
真是搞不懂這些人的想法
sabrina168 wrote:
沒錯, 是有個男人在...(恕刪)


"沒錢, 沒車, 和父母住" 就是沒出息?

Mobile01算是男生常上的網站中比較有女性發言來做平衡報導,而不像其它以3C為主網站幾乎都是男性一言堂式的發言. 可惜的是, 在Mobile01的許多女性發言(我沒說全部)只是讓更多的男生瞭解台灣女性的現實程度已經到什麼境界.

自認心臟夠大顆的男性夥伴不妨上Fashion Guide瞧瞧.這網站應該有相當程度代表目前台灣女性意識.

hlibe wrote:
三十歲年收百萬不難?
不知道你們跟以前的同學
知道近況有幾位?
如果夠多的話
回頭看看是不是印證這句話吧

很多數據都知道
百萬在台灣算是中上了
是數據說謊
還是大大們的圈子狹隘?

假設一年算領15個月(普遍來看算多了)
相當於一個月要領到相近七萬
簡單嗎?
很多主管級的都還沒這個薪水...(恕刪)


這要看你周遭是哪些人,大學同學比較少聯絡,就說說高中同學吧。三類組的同學有10幾個醫生(包括重考的),牙醫也有幾個,沒聽過薪水不超過百萬的。二類組的台清交一堆,當年畢業剛好趕上竹科狂發股票的日子,或去美國深造在那邊就業,已經退休的好幾個;我認真仔細的想,實在想不出來半個高中同學過30還沒有百萬年薪的。
Captain1992 wrote:
這要看你周遭是哪些人...(恕刪)



你自己都說了
醫生?醫生佔就業人口連百分之一都沒
台清交?同理,更別說部份沒達到的,以及眼高手低還在家的
這些很容易辨別的事情
何來百萬年薪不難?
hlibe wrote:
醫生?醫生占就業人口大概不到百分之一吧
台清交?同理,更別說部份沒達到的,以及眼高手低還在家的
這些很容易辨別的事情
何來百萬年薪不難?...(恕刪)


謝謝你的指教,因為你的原文是指同學,所以我只好拿同學當例子。

回到你的提問,30歲百萬年薪難不難這個問題。不談比例上有多少人達到,就針對難不難這件事來說,如果你想達到這個目標,真的不難,如果你不想,就真的很難。我周遭蠻多人達到這個目標,遠遠超過這個目標的不在少數。撇開祖上積德靠父母闢蔭的不講。這些人通常具備一些相同的特點:如工作上比別人更努力,忍受挫折的能力比一般人更強。舉周遭一個67年次的女性當例子,她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姊姊,都是月薪2萬出頭的卡債族,常常工作幾個月就辭掉工作去國外玩,就這樣周而復始,所以一直領低薪。而這位女性友人,一從很爛的私立鳥大學畢業當年年薪就已80萬(靠自身的能力獲得),今年過150萬。工作上的認真程度,非一般同事所能及,曾經因為缺人,而4個月未曾休假。

小弟身旁30而年薪百萬的人真的不少,當然不到的也是一堆,就我自己的認知,我認為真的不難,給您參考
MotoNTG wrote:
年輕人, 課業的壓力...(恕刪)



呵呵,又是一個枚六九的好漢,我本來想要整個討論串看完再看有無時間可以再插個花po個文,但見同為六年九班的兄台如此留言,果真觸動了我的心靈,我也是六年九班的人,按我老媽的農民歷算法我該當二十八歲了。

女友,很久沒有交了,倒不是行情不好,小弟在公司號稱小太陽,而是前女友在四年前離開之後就沒有在交過了,在這期間又看到太多人,被所謂的婚姻與家庭綁死,結了婚只剩下賺錢的功能,所有以前的功能選項都老婆大人移除,真的太可怕了
特別小弟又是作業務的,應該是比同年紀的人要多了那麼一些些社會歷練,看了不少女孩,丈著三分姿色,就登上了天,當然我同意,長的美,很多事可以很好辦,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笑話,以前有一個hr的主管徵人,一個上午面試了四個人,下午要送審的時候,下面的專員問主管,要錄用那一個人,主管就開口了,前二位國立大學的不錯,但是要求太高,第三個外國回來,能力很強,但職場文化上會有隔闔,而且自我意識太強,不利團隊發展,第四位沒有實務經驗又只有高職夜校畢業。專員一聽完,馬上就回報說,那主管我再去104上survay新的人選,主管又說話了,不用了,就選那個穿迷妳裙,胸部大大的高職生就好了,反正我們的工作找國中生來作也一樣。 呵呵,有點離題了,回到論點,大家都希望婚姻的另一半,都能有好的環境,這是當然,但是現實中,打那來那麼多黃金單身漢啊,不能要求一個男人要長的帥又要長的高又會收入好還要會打藍球別名還要叫小開的,開這些條件的同時,想一想自己又有多少分數


存款弟的存款應該算不錯的,七位數字,開頭的第一個數字比圓周率大一點,一直以來小弟就深深的體會到,金錢的重要,從小我的家庭,就在爸爸每天早出晚歸,媽媽一天到晚都在作家庭代工的環境下長大,我回想小時候幾乎沒有全家一齊出遊的印象,事實上也是,說真的如果我以後有家庭的話,我真的不太希望是這樣的模式,因為沒有太多的共同回憶,有印象都是為了錢在工作或是為了錢在吵架,不然就是爸爸喝掛了,回到家鬧到鄰居報警,老爸老媽都是在苦日子長大的人,經濟改善了,生活調性也是一樣,都是捨不得花錢,現在家裡最貴的家俱與電器都是我去敗家的。不過問起價錢時我都會少報一個零或是打個三折,不知這樣算不算是孝順。


車子這個部份沒有什麼好提的,就二年前用現金付清的方式買了一台百來萬的車,當時在電子業上班還不覺得有什麼,現在換了新的工作環境(貿易公司),同事跟主管都在開solio或是altis,每次停車有遇到同事時都不知該不該等他們先離開了,我再下車。


工作看完整串討論,最有感覺的就是工作的部份,小弟很幸運在91年五月退伍,該年的年底就到了一家上市的電子公司上班,第二年的年收入就破百,但是小小年紀就幹起業務,這幾年下來,說真的,錢是真的有賺到一點點,但是失去的也很多,當別人還在約同學朋友去唱歌的時候,我就在約客戶吃飯了,我的同學都在約去那裡烤肉的時候,我已經六條通變成條條通了。說真的,太早輕歷過一些人事物,真的讓我看破了人性,有時我更會覺得自己在作決定的時候,是沒有人性的,我只會用利益來衡來評估該怎麼作


回到討論原點,很多人都說自己的工作收入少,存不到什麼錢,我想這有一部份是態度問題吧,以小弟為例我當兵下士一個月萬把塊的薪水,當兵退伍的時候,我存了十萬塊,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也許負擔也不同,但小弟打從專科就沒有再跟家裡拿過錢了。小小的建議,大家把存錢放在消費之前,也許能讓小朋友出走的速度下降一點。

另有一點就是看到有幾個年歲較長的大大,所提出的年輕世代抗壓性不足,個人小小的提出幾點拙見~

1、以三十歲來判定一個人的成就,可能不能符合現今社會的標準,因為大學畢業是基本的,如果頭腦還不錯,再讀個碩士,家裡沒特權又要當個兵,出社會都二十七八歲了,離三十大關,也只有短短的二三年間,跟以往社會型態可能讀到初中高中十幾歲就出來工作,二者相距十年以上的時間,當然在人生的閱歷會有相當程度的不同。

2、況且現今社會是全球化的趨勢,我老爸的年代有一句話叫台灣錢淹腳目,現在還有人說台灣是這樣子嗎?現今社會的競爭更形劇烈,以前大家可以找一個公司,然後作一樣的工作,撐完二十五年然後退休 ,現在大家想要找一間穩定的公司都不是那麼簡單了,那還敢想要撐到退休啊。

3、以前的工作也許比現在更苦更累,但是都是身體勞力上的付出,只要肯併肯努力,就一定有你的位子在,現在工作要求的不是勞力上的付出,且是腦力上的付出,單單是一個收email的動作,就需要二個工具,一是英文能力,二是電腦的操作能力,我看了多了,年長的人,都是一指神功了,也許年紀大了,學習力降低了,亦或者位階夠了,不必親力親為,但是現在三十歲的人,能用這些理由來跟長官說明嗎? 當然我相信長年的人一定也有語文能力與電腦專精的人,但就比例原則上,您能說三十歲的人,比您的時代的人要遜色嗎?

4、真要說吃苦,那以前打八年抗戰不是更苦,時代環境不同,不能這樣比較,不然永遠只是麻袋比布袋,一代不如一代。


以上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