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蘋果日報人間異語 悲慘遭遇
3年前科技業上班,年收百萬, 年收是很多新鮮人的一倍,不少人羨慕他在科技公司上班,像捧金飯碗。
他以為能一輩子安穩的在竹科上班,就在附近買了一間7百多萬的房子
先無薪假後被炒
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一開始公司要求他們簽放無薪假同意書,接到通知時很害怕,感覺像被判死刑一樣,
有些做很多年的同仁,還忍不住掉下淚來,問要放到什麼時候?
主管面有難色說:「最短3個月,但不保證最長到什麼時候。」
但放了2星期無薪假,卻接到裁退通知。
工作找不到已經很慘,房貸又繳不出,於是銀行要把房子法拍,連安身的地方都失去了,淪落到菜市場賣菜
他說:科技業也很不穩,薪水表面看起來很不錯,但工時長壓力大,每天做超過12小時,假日還常加班。
外界以為科技廠很好賺,動不動就配股給員工,
但接單利潤很低,毛利只有3、4%,萬一沒定單,隨時要員工回家吃自己。
竹科工程師自己又說:
賣菜也沒多好賺,利潤不高、工作環境髒亂、凌晨就要開工,
不用看主管臉色,
但是經常要看婆婆媽媽的臉色,
但起碼不用繳稅,不想回科技業
ps:沒有說賣蔡不好,sorry 沒寫好,補上 竹科工程師自己說: ,01網民誤解
EizoT766 wrote:
別看到不用繳稅就跳起來,有的人是收入低到扣除扶養等等數額,到最後變成無須繳所得稅。
再者賣菜不見得好賺,要起得早,中午就休息。想增加收入勢必下午還要兼差,
雖然壓力不比科技製造業嚴重,但勞力付出也是很大的。
真正該罵的不繳稅者,是開店面賣小吃到門庭若市,
政府要求繳稅還大剌剌揚言乾脆不賣的厚臉皮業者!
的確,沒有繳稅並不代表沒有報稅,
有些人報完稅之後是無須繳所得稅。
的確我想深一層之後,有這樣子的情況。
但是看這篇文章的上下文,我直覺認為,文章內的不用繳稅應指他沒有報稅...
文章內文有"起碼不用繳稅",這句話,如果是所得未達繳稅標準,
會用"起碼"這個字眼形容嗎?應該不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