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RCEP談判始於2013,2017加速,
面對保護主義的特朗普政府,
亞洲欲維護自己的經濟增長。
成為與北美自由市場、歐盟市場三足鼎立的巨大市場。
德國媒體似乎普遍認為中國加入RCEP,最大的輸家是美國,亞洲從此將誕生足以與美國抗衡的經濟圈。
RCEP
由中國主導 代工奴大國
底下
韓國電子代工龍頭
剩下的是東南亞傳產代工
除了日澳
RCEP根本就是代工奴聯盟
這個算是奴隸同盟嗎?
雖然GDP佔世界的1/3
但大多的錢都是要看歐美給的
在經濟共榮圈裡但不在RCEP的國家(地區)
俄羅斯屬東西伯利亞
蒙古國
北韓以及台灣
RCEP 市場對台灣非常重要,台灣對其 16 個成員國的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約 70%
出口市場死掉了,台灣就完蛋
而且台灣的產業跟日、韓高度重疊
台灣的東西 本來是夾在中間,比日本便宜 品質與韓國不相上下
RCEP之後 日本的東西變便宜了,韓國的變得更便宜
誰還要買台灣的東西阿?
假設 台灣 韓國 日本
當地售價 100 110 120
RCEP後 100 90 100
就沒人要台灣的東西了
台灣中經院就有做過評估
RCEP 對台灣產業出口的負面影響
出口減少順位 產業別 出口減少值〈百萬美元〉
1 化學、橡膠及塑膠製品 2323
2 機械設備 1386
3 紡織 1308
4 石油及煤製品 508
5 鋼鐵 250
以上這幾個產業 直接GG
影響最大的就是 石化業 工具機業了
到現在 10年了政府也沒有扶植新的產業出來
有啦 房地產業 歷久彌新 穩賺不賠
台灣政府怎麼都不緊張呢???
不太想認真說的
但RECP主導其實是東南亞國家
然後日本一直想在這一塊有更多的影響力
力勸印度加入的就是日本
加入區域貿易自由有沒有利是看本身在這其中能否能有具備競爭力的產業
如果有
那就很有利
如果沒有
那就變成被收割的地方
然後加入就一定是強勢產業短期壯大而弱勢產業快速萎縮
然後強勢產業也不是長久都會強勢
過去的經驗看強勢產業大概會有10年左右的快速擴張期
以整體來大概判斷
台灣如果能加入RECP
那對台灣來說只要條件不太差
那是真的很有利的
但不是只要加入就都有利
所以印度沒加入以我的看法是正確的
印度加入RECP對印度現在來說不利
以韓國當初跟美國簽訂FTA為例
韓國的汽車產業迎來了大概10年的快速擴張期
產國的汽車產量排名來到世界第五
而這個產業創造的就業機會起碼有上百萬個
而這產業對現在的台灣來說
能簽RECP就非常有利
創造超過50萬的就業機會並不是太困難
但韓國汽車業的例子剛好也驗證不是加入就永遠有利
加入後韓國的GDP上升速度加快
相同的成本也加速上升中
現在的韓國汽車業就進入撞牆甚至衰退了
韓國當初跟美國簽訂的FTA也是付出很多代價的
農業對美國的開放可比台灣高非常多
所以韓國得對本國農業額外的拿納稅人的錢來補貼
受到衝擊的還不少其他產業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