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沒錯,因為這是運用到了槓桿原理
一枝筷子在下支撐,然後動上面的筷子把東西夾起來
而X型的拿法是錯的那是因為這樣就變成"夾子"而非筷子
然後比較樓主的圖就知道了
V型的末端是逐漸縮窄,所以食物不會滑落
但是X型的話是逐漸放寬,坦若是夾取滑嫩、多汁的食物很容易就彈了出來
10多年前的記憶了,在香港的機場中,去吃飯時看到好幾個人吃餛飩麵
用X型夾起餛飩結果就是滑下去掉入碗裏,湯就噴了出來
然後一個大鬍子的白人大叔,笑而不語的用V型夾起餛飩吃了
每次想起來真的讓人記憶猶新
X和V其實不少人都不太介意啦,只是發生了東西掉回碗裏的話
真的很沒禮貌
坦若要練的話我本人是買一包綠豆放到盤子裏,然後一顆一顆的夾入碗裏
約練1個多月就習慣用V型拿法了
原因有二,第一:我原本的夾法不至於像X法般難看(X法以傳統來看是難看,可是大家都知道審美會變)。
第二:同樣夾軟硬夾大小夾不規則夾滑的或粗糙的,都是我原本夾法快,畢竟一個半年一個10幾年,可是所謂正確夾法依舊有他的短板在,現在網路上日韓所謂的正確夾法,也許省力些,但限制在於不能夾太大太重的東西,上限較低,太大太重的東西一般我們改用夾子,身邊沒夾子時,把筷子當夾子就是我原本的用法,能夠萬用,多出一點力我並不在意,吃飯本來也不是多費力的事不是嗎?
至於為何網路上書上都是三角握法,我只能說在意傳統的人自然會出書出影片來宣傳,不在意的人自然沒必要宣傳X拿法,既然兩種方式都好用,這又是件小事,何必多事引起爭端呢?就讓那些人去宣揚傳統拿筷文化也是好的,畢竟不是錯的,有興趣X法的自然會換種方式學,(注意我講的是興趣,因為X法也不是唯一對的握法,只要會用,用的好就是好辦法,我知道有傳統觀念下的審美在約束,但我原本的夾法比所謂的正確更好學,也不醜,算是折衷吧)
我身邊有X夾法夾的比三角拿法快又穩的例子(就是我弟X跟我爸三角),但X法我就學不來,傳統也許被認可了,但不代表除傳統以外就是錯的,既然不是錯的,為何不改變想法,與時俱進呢?舉辦世界夾筷比賽我想各種拿法高手都會有的。